曹后村車輛段在國內車輛段施工中首次使用了預制清水混凝土外墻掛板。
5月初,下關站至白云亭站盾構區間右線貫通。
下關站至白云亭站區間實現雙線貫通,鐘阜路站至四平路站區間盾構機正穩步掘進,南京站至中央門站盾構機正在穿過地鐵站臺層……進入5月,南京地鐵9號線動力全開,其中一標段6座新建車站4座封頂,10條盾構隧道順利貫通。
爭分奪秒,
9號線建設進度再刷新
在地鐵9號線下關站至白云亭站區間,接收井內工人正在進行盾構機拆除工作,標志著區間雙線盾構隧道正式貫通。隨著構件的拆除和吊運離場,區間隧道將進入到內部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階段。
中建八局地鐵9號線項目總工鄧向振介紹,區間隧道自下關站始發至白云亭站接收,沿熱河南路向南鋪設。該區域屬長江漫灘淤泥質地層,在這樣的地層里盾構,如同“刀子切豆腐”。經過各方努力,隧道順利實現貫通,預計6月即可完成盾構機拆除吊離工作,為下一步施工創造條件。
在3號線南京站地鐵站臺,一堵墻之后,9號線盾構機正在隧道內緩緩前行。“9號線南京站地鐵站穿行空間是建設3號線時預留站區,建成后將實現2條地鐵線無縫換乘。”中建八局南中盾構區間(南京站至中央門站)生產經理鄭潮潮介紹。由于盾構區地層有軟泥也有巖石,為盾構機配置了復合型刀盤。站臺左側盾構機預計近期頂推到位,隨后再進行站臺右側盾構機頂推。
截至目前,9號線一標段紅山路站、鐘阜路站、下關站、白云亭站4座車站實現封頂,盾構已實現10條隧道貫通,剩余區間隧道正在加緊推進。
技術創新,
數字平臺智慧監管盾構施工
在紅山南路旁的9號線曹后村車輛段,2棟綜合樓已完成封頂。與傳統車輛段施工不同,這里在國內首次使用了預制清水混凝土外墻掛板。
從外觀上看,整個建筑外立面,由一塊塊預制結構板材拼接而成。目前國內車輛段建筑外立面,大多采用常規做法,即真石漆、干掛鋁板、干掛石材、玻璃幕墻等工藝。中建八局9號線一工區現場負責人高興勇介紹,這種傳統工藝存在施工工序多、工期長、物料消耗多、建筑垃圾多等缺點。
9號線曹后村車輛段選擇預制清水混凝土外墻掛板,省去了多道程序。墻板在工廠預制,現場拼裝如同拼積木一般,時間縮短。現場干法作業,減少了對環境影響,表面無需多余裝飾,節省了大量建筑材料。這樣的成品掛板,具有圍護、防火、保溫、隔聲、裝飾等功能,實現了裝配化和低碳化。
9號線施工過程中,技術創新應用已成為常態。在地下,盾構機緩緩推進,盾構工區總工程師雷本建通過盾構云平臺實時監測盾構掘進速度,刀盤轉速、土倉壓力、推力、注漿量等重要參數在平臺上實時變化。這是中建八局自主研發的數字盾構施工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盾構施工“全程監控、精準調度、大數據集成、設備和配件精細化管理”。
黨建“同心圓”,
助推項目跑出“加速度”
項目的順利進展離不開南京地鐵9號線建設各方不斷加強基層黨建,以為民初心共建黨建“同心圓”,保障這一重大民生工程早日服務南京廣大市民。
在南京地鐵9號線項目一角,來自各共建方黨支部的青年員工正在開展聯合黨課。這里既是青年學習點,也是工會工作站。
“地鐵9號線項目作為民生工程,經過南京市河西、下關等多個片區,順利保障工程建設,服務南京市區交通民生出行,是參建各方的一致目標。”項目黨支部書記馮敏介紹,開工至今,項目黨支部累計開展各項黨建聯建活動30余次。從黨課同上、活動同開逐步發展到難題共商、方法同享。針對施工過程中的百姓關注點、管理難點、技術創新點,形成六方黨建聯建工作機制,黨建“同心圓”助推項目高效建設,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項目累計授權專利20項(其中發明3項),省級工法4項,QC(質量管理)成果9項。參與完成的一項施工技術研究,獲得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南京地鐵9號線一期工程起于紅山新城站,終于江蘇大劇院·憲法廣場站,線路全長19.68千米,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16座,其中換乘站9座。線路是南京主城內部聯系河西中部、下關與新莊片區的一條重要局域線,建成后對河西新城發展和下關片區升級改造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