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搭載中國通號全自主化ETCS-2級列控系統的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諾蘇段軌道全部貫通,諾維薩德至維爾巴斯區間列車動態實驗達到最高設計時速200Km/h,標志著匈塞鐵路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為下一步全線開通運營奠定堅實基礎。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李明,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同軍,中國通號黨委常委、副總裁趙曉東等參加了全線軌道貫通儀式。
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分為貝諾段和諾蘇段,貝諾段已于2022年開通,塞爾維亞境內剩余諾維薩德至國界邊境段計劃今年年底開通,本次軌道全線貫通,將為通信信號設備的安裝、調試提供必要施工條件,向今年年底項目開通運營邁出重要一步。
塞鐵路作為“一帶一路”在歐洲落地的標志性項目,是中國鐵路按照歐盟全要素標準在歐洲落地的首個鐵路項目。中國通號作為匈塞鐵路中方主要參建企業之一,負責全線通信、信號、信息專業的集成裝備、施工、維護等建設任務,實現了中國全自主化成套列控系統裝備在歐洲的應用。
王同軍一行來到中國通號匈塞項目現場檢查工作,首先到中國通號建設的諾維薩德調度中心進行視察,并向現場建設人員了解調度系統建設情況、車站調度運行模式以及既有客、貨列車運營數量等情況。王同軍對目前中國通號的建設質量和進度表示認可,并對后續工作提出要求,希望調度中心優化配置,加快剩余段建設進度,在確保建設質量的情況下提前完成剩余段工程建設。
貫通儀式結束后,趙曉東到項目現場檢查指導工作,聽取項目部匯報,并與現場技術人員召開座談會。趙曉東對項目部在短時間內取得的成績表示高度認可,對長期堅守在海外辛勤付出的參建人員表示感謝,希望所有參建人員再接再厲,勇于爭先。一是要梳理剩余工作,細化施工組織,平穩順利實現開通目標。二是要強化風險管控,把控海外項目商務風險,確保項目執行合規、合法。三是要重視質量安全,對貝諾段,諾蘇段測試調試期間出現的故障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深入挖掘故障原因,確保設備安全可靠。四是要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積極主動配合好“一帶一路”中外媒體的宣傳,講好通號故事,傳播好通號聲音。
塞爾維亞既有鐵路大多建于上世紀,既有諾蘇段鐵路改造前平均運行時速約為45Km/h,諾蘇段建成后,搭載中國通號ETCS-2級列控系統的諾蘇段高速鐵路將以200Km/h時速投入運營,今后乘車時間將從改造前的約150分鐘縮短至35分鐘左右。
在匈塞鐵路諾蘇段的建設過程中,中國通號充分發揮設計研發、裝備制造、工程服務三位一體產業優勢,抓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程建設目標,面對時間緊迫、任務繁重等挑戰,在建設初期積極推行精細化管理和標準化管理,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對每個工程關鍵環節及時制定清單,推動項目有序進行,依靠科學的布局策劃和卓越的管理實力,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可靠支撐。
中國通號在施工過程中處處注重品質,確保每個環節都達標。現場參建人員,定期組織技術骨干召開工藝研討會,制定小組施工計劃,實現了每項任務完成即銷號的過程保障。針對箱盒工藝,借助自制的芯線標尺,實現了“線線統一,保證質量”的目標,將中國通號工藝標準與歐洲鐵路建設完美融合,贏得塞方高度評價。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