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研制的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運控系統,助力大同陽高高速飛車(一期)超導電動懸浮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刷新了國內首個全尺寸超導電動懸浮最高航行,實現了高速飛車從滑行運行到懸浮運行的跨越,為高速飛車后續更高速度試驗和國家立體交通網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也稱為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是中國軌道交通安全控制和信息技術研究設計領域的領先企業,具有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系統研究、標準制定、應用開發、設計咨詢、工程總包、運營維護等業務鏈。
低真空管隧低溫超導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是一種利用電動懸浮原理實現高速列車高速運行的軌道交通形式,該交通方式通過降低列車運行管道的空氣壓力從而減少列車空氣阻力,使得列車運行速度可以達到1000km/h以上。本次試驗驗證了高速飛車運控系統滑跑-懸浮-滑跑的全流程控制,實現了運控系統對列車運行狀態躍遷和高速懸浮運行的安全防護。
據了解,自2022年3月,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飛航技術研究院(航天三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及大同陽高試驗線“分區及艙載運控”研發合同,面向全新領域進行技術創新與工程實踐,系統院、安控院、基礎院、通信信息院、測試確認中心等多個部門密切配合,并與航天三院進行技術對接,深入解讀需求、制定技術方案、研發設備和測試評估,確保項目進度目標的完成。可以說,低真空管隧低溫超導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填補高速鐵路和航空之間的速度空白,兼具航空寬地域快速到達以及高鐵乘坐舒適準點的雙重優勢,為我國長距離地面軌道交通提供了有競爭力選項。
面向國家交通強國、綜合立體交通戰略需求,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將在高速超高速運行控制領域不斷技術創新和產品落地,進一步打造具有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高速/超高速磁浮交通運行控制系統及成套裝備,在新型軌道交通領域持續創新發展。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