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與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泰國鐵路技術研究發展局、泰國農業大學以及西南交通大學共同籌劃在泰國設立高速列車技術課程,7月11日多方共同簽署了“高速列車技術教學培訓諒解備忘錄”。
在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中泰兩國先后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開展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建設等諒解備忘錄。中泰兩國2013年建立高鐵技術合作,中國中車對此高度重視,主動融入泰國軌道交通事業發展,積極參與了中泰高鐵、連接三大機場線等鐵路重大項目。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與泰方各界始終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持續深化中泰鐵路技術合作,并已取得顯著成效。10多年來,兩國鐵路技術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此次中泰再攜手,共同推動高速列車技術教學培訓在泰國落地生根,不僅是對過去合作成果的鞏固和深化,更是對未來合作前景的展望和期待。
各方將在泰國農業大學聯合設立針對教育水平和專業水平的高速列車技術固定課程和非固定課程課程。固定課程包括針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或選修課程,重點圍繞高速列車車輛技術開展授課,每年度1學期。非固定課程主要針對泰國政府官員、行業工程師和高校教師等,以研討會形式開展,由各方討論確定議題,每年至少舉辦1次。
此次設立的高速列車技術課程,將圍繞高速列車設計、制造、運營及維護等關鍵環節,系統傳授先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訓將為泰國培養高鐵領域國際化技術工程人才,推動泰國高速列車技術的發展。
各方將共同制定每年度教學計劃及教學內容。中車四方、國創中心和西南交大負責教材編制、課程開發及授課實踐。教學將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中方將根據需要組織或派遣老師在線或赴泰授課。
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梁建英在出席簽字儀式上發表講話,她表示,通過今日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期望能夠進一步加強中泰兩國在高速鐵路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國創中心將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與泰國同仁一同在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更廣泛且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高速鐵路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以此多方攜手并進,在科技創新、人才交流、產業發展等領域進一步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將為中泰兩國間科技創新合作、軌道交通項目執行賦予新動能。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