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車株洲所錫林郭勒盟新型儲能基地正式揭牌,首臺儲能直流艙同日成功下線,標志著中車株洲所扎根錫林郭勒盟、融入錫林郭勒盟新能源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邁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中車株洲所錫林郭勒盟新型儲能基地集成線單艙容量5.X MWh,月均出貨量60臺,輻射河北、內蒙、山西等地,可滿足錫林郭勒盟周邊1000km范圍內客戶的儲能產品需要,滿產時年產值可達10億元。
中車株洲所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在儀式上表示,中車株洲所錫林郭勒新型儲能基地的揭牌,體現了我們扎根錫林郭勒、服務錫林郭勒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這也是雙方攜手落實國家新型能源體系戰略,著力推進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在錫林郭勒打造新質生產力典范的生動實踐。未來,中車株洲所也將在政府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適時推進光伏、制氫、輸變電裝備制造等產業的合作落地,為錫林郭勒盟地區乃至全區清潔能源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強動能。
據悉,中車株洲所在內蒙古的“央地合作”的歷史源遠流長。目前,已經在巴彥淖爾、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等多個地區的新能源儲能項目上應用了中車株洲所儲能集成系統。未來,中車株洲所將以錫林郭勒盟新型儲能基地為載體,將自身產業布局與錫盟的發展高度契合,持續深化“央地攜手、合作共建”模式,努力推動從錫林郭勒盟到我國華北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促進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高質量轉化,為國家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及“3060”戰略落地提供助力。
隨后,李東林看望慰問了錫林郭勒盟新型儲能基地員工。他對錫盟基地團隊敢于艱苦奮斗的精神表示肯定和感謝,并希望團隊成員繼續扎根錫盟、創造佳績,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內蒙古自治區乃至我國華北地區的影響力。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