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軌道交通展消息 8月24日,蘇州市軌道交通8號線通過竣工驗收,預計9月可具備開通初期運營條件。
8號線始于西津橋站,止于車坊站,整體呈 L 型走向,連接了高新區、姑蘇區、相城區、蘇州工業園區等多個城市中心。線路全長35.6公里,設28座車站,設有鑊底湖車輛段和三角咀停車場及3座主變電站,與5、6號線等線路共用黃天蕩控制中心。本次驗收范圍為8號線工程各車站(土建主體結構及附屬結構、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區間、軌道工程、停車場及供電工程、接地網、系統工程等,共計273個子單位工程。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蘇州市軌道交通8號線通過竣工驗收。接下來,8號線將開展開通運營前評估、試乘活動等,為正式運營做好準備。
8號線共有12座換乘站,換乘站占比達到43%,線路采用了同臺、節點、通道等多種換乘方式匹配客流需求。為進一步優化換乘體驗,在陽澄湖中路站,針對全長270米的換乘通道,特意加設了6臺自動人行步道機,讓換乘更輕松。地處商業交匯中心的夏圩站,采用高大抽柱圓廳設計,以圓形之勢凝聚成交匯的空間聚點,融入變色燈光的水波柱影,配以湛藍星空下的城市印象,形成一幅繁華盛景,展現出現代都市的創新活力。蘇州當代美術館站采用中庭無柱設計,結合車站周邊環境,抽取弧形和圓形造型元素,應用在車站的裝修設計中。該站的裝修色彩香檳金色也是來源于當代美術館和周邊商業設施,使整個車站的裝飾風格與周邊環境更加融合。采蓮路站的設計去繁就簡,運用折線形態形成空間的起伏來表達科技未來感,同時顯現出城市交通飛速發展的運行軌跡,純凈白與科技藍共同繪就了一幅“科技未來”的美好藍圖。
同時,在白洋灣公園、孫武紀念園、蘇州當代美術館等12座大客流站點均設置了母嬰室;8號線全線的公共衛生間均設有無高差廁位,并增設熱水、空氣凈化等設備設施;全線28座站點共設置了56部出地面無障礙電梯,實現全站無障礙過街功能;在御窯站試點設置站外風雨連廊,解決地鐵接駁最后一公里難題。此外,8號線臨近白洋灣公園、虎丘濕地公園、陽澄湖、金雞湖等多個綠色生態景區,在全線的建設中采用眾多低碳環保建造技術,是當之無愧的“綠色生態線”。
通車運營后的8號線將與3號線,在西津橋站和唐莊站實現同臺換乘,在線網中構成“組合環”,意味著蘇州將邁進軌道交通“環線時代”。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