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近期,高鐵能耗問題引發關注,有網絡傳言稱“我國高鐵一公里耗一萬度電”,這是真的嗎?對此,國鐵集團進行了回應稱,這種說法其實是誤解、混淆了概念。
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的研究所里,工程師黃金給記者展示了這樣一組數據:在京滬高鐵上對4個8節車廂編組的主力動車組車型進行能耗測試,4個車型均按照每小時350公里的時速往返行駛2636公里,平均每公里耗電量分別為21.6度、23.5度、19.5度和21.1度。網傳“一公里耗一萬度電”的說法混淆了單位時間和單位里程兩個概念,與事實不符。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黃金:一般像這種一萬度電的計量單位,可能更多的是說輪周功率。復興號的輪周功率大部分是在9700千瓦到10000千瓦左右的數量級。如果是以持續9000多千瓦的功率運行一個小時,就是9000多度電,但是列車運行一個小時,列車運行的距離可能已經在300多公里,它這種說法有一個理解上的錯誤。
專家告訴記者,對于高鐵運行的能耗單位,業界一般采用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千瓦時每人每百公里,代表列車行駛100公里平攤到每位旅客的能耗量;另外一種單位是千瓦時每列每公里,代表一趟高鐵列車運行一公里的能耗量。我國高鐵列車每公里耗電量約為21.4度,和世界上其他高速鐵路的列車能耗相當。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黃金:我們在分析動車組能耗的時候,首先把它的單位要拉到一個水平上,在一個尺子下去進行比較。在這個尺子一致的情況下,我們國家動車組的能耗和國外動車組基本上是相同的水平,在350公里速度等級的列車水平上,我們還要略優于他們的動車。
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國高鐵總里程超過4.5萬公里。專家表示,高鐵列車容量大、編組長,一次性可運輸大量乘客,這種高效的運營模式使得單位乘客的能耗降低,進一步提升了整體效能。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高鐵列車人均百公里能耗僅為飛機的18%和大客車的50%左右。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