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從泰山財經獲悉,繼8月份發債后,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簡稱“濟南軌交集團”)于近日啟動對旗下公司股權及債券的一輪集中轉讓。
日前,記者從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獲悉,濟南軌交集團欲將其間接所持的山東勇創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勇創交工”)、濟南藍海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濟南藍海”)、濟南市萊蕪區同昌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簡稱“同昌源材料”)、萊蕪安諾得建材有限公司(簡稱“安諾得建材”)、濟南華龍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簡稱“華龍投資”)、山東萊蔚特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萊蔚特材料”)共6家公司的股權及債券進行批量出售。
其中,勇闖交工、濟南藍海、同昌源材料、安諾得建材均有51%國有股權及債權擬被轉讓,華龍投資的70%國有股權及債權、萊蔚特材料的40%國有股權及債權轉讓也于同日預掛牌,由于處于預披露階段,暫未列示轉讓底價。
若成功轉讓,多家公司企業性質或生變
記者注意到,一次性“打包”轉讓6家公司股權及債權,對于濟南軌交集團來說此前并不多見。
根據披露文件,6家公司的大股東有所不同,經股權穿透后,背后控股股東均為濟南軌交集團。
其中勇創交工及安諾得建材大股東為山東昊業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東昊業”);濟南藍海、同昌源材料、華龍投資、萊蔚特材料的大股東為萊蕪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萊蕪交發”)。
從股權關系上,山東昊業為萊蕪交發全資子公司,而濟南軌交集團則對萊蕪交發全資控股。
記者注意到,此番掛牌的標的企業有一個重要特征,即多數為萊蕪交發此前引入民營資本合資組建的混改公司。
以濟南藍海為例,2020年,為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萊蕪交發通過并購重組與藍海建設集團合資成立了濟南藍海,作為大股東,萊蕪交發認繳出資6120萬元。
而安諾得建材與勇創交工也在此后因欣藝園林的收購納入了萊蕪交發麾下。2021年,欣藝園林先后收購了安諾得建材和勇創交工兩家民營企業,整合了萊蕪同盛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并成功組建了山東昊業。據彼時媒體報道,“濟南藍海、山東昊業、魯班建安”被萊蕪交發視為工程系重點培育的“三駕馬車”。
根據披露文件,若此次轉讓交易成功,企業的控制權都將發生轉移,這也意味著,多家公司企業性質或將發生重大變化。
多家公司不同程度虧損,僅一家盈利
從資料看,此番轉讓的6家公司分屬于公路工程、路橋工程、建材銷售、基礎設施建設及投融資行業。
根據披露的過去一年及今年前7個月的公司經營數據來看,多數公司未能交出滿意的業績答卷。
橫向對比,濟南藍海保持了較為穩健和盈利的業績態勢,其總額分別為11,763.38萬元、12,580.49萬元;負債總額分別為9,721.24萬元、10,503.16萬元;營收及凈利分別為7,172.02萬元、1,167.83萬元、79.62萬元、38.41萬元。
其余5家公司則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業績虧損。虧損最大的為同昌源材料。
資料顯示,自2023年起,同昌源材料已資不抵債,資產負債率高達111.67%,且沒有營業收入,去年及今年前7個月虧損232.48萬元及162.39萬元。
而勇創交工、安諾得建材、華龍投資及萊蔚特材料則都是在去年盈利的基礎上,今年出現業績大幅下滑,且前三者資產負債率一直高企不下,保持在84%—93%之間。
從業績來看,以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工程為主營業務的勇創交工2023年攬得營收凈利5115.07萬元及27.38萬元,今年前7個月,上述兩項指標下降至1119.74萬元、-94.09萬元。
安諾得建材及萊維特材料營收降幅分別為94%及98%,對應將至89.99萬元及31.12萬元,凈利潤則分別將至-79.24萬元及-13.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前,萊蔚特材料剛剛落戶萊蕪,據媒體報道,萊蔚特材料近年來以復材板簧為核心產品,目前已在下游與中國重汽、陜汽集團、山東汽車、飛碟汽車、橙仕等車企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背后股東濟南軌交集團,上半年取得凈利1.3億元
此番6家公司股權債權的“打包”出售引發了市場的普遍關注,而轉讓方背后的全資股東濟南軌交集團也因此走進大眾視野。
據官網介紹,濟南軌道交通成立于2013年12月,全面負責濟南市軌道交通融資、建設、管理、運營和物業開發等工作。現有職工5929人,資產總額超2500億元,注冊資本150億元,濟南市國資委持有該公司100%股權,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據悉,濟南軌道交通承擔濟南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任務,截至2024年3月末,濟南軌道交通已正式開通運營的線路共有3條,為R1線、R2線及R3線一期,2023年運營成本支出分別為6.24億元、11.36億元、7.12億元,合計24.73億元。此外,該公司還有在建軌道交通項目8個,計劃總投資1631.32億元,已投資502.53億元。
軌道交通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大規模的軌道交通建設也對濟南軌交集團融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8月2日,濟南軌交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于2024 年 8 月 6 日—7 日發行14 億元中期票據,期限為5+N(5)年期,起息日 2024 年 8 月 8 日,付息日為本票據存續期間每年的8 月8 日,據公告顯示,此次募集資金擬用于償還該公司8 月9 日到期的有息債務。
日前,濟南軌交集團發布了2024年中期業績,結合此前數據顯示,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濟南軌道交通營業收入分別為97.91億元、51億元;凈利潤為4.53億元及1.30億元,盈利能力方面,若以其去年凈利4.53億元作為對標,公司下半年則有較大的發力空間。
同期末,濟南軌交集團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分別為-23.51億元及-19.04億元;負債總額分別為1773.78億元及1883.3億元,債務規模不斷增加。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