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在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華誕前夕,由我國自主研制、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滬渝蓉高鐵崇太長江隧道“領航號”盾構機成功掘進至750環,為祖國母親75歲生日獻上了一份特殊的賀禮。
01強化計劃管理
以施工組織為主線,嚴格落實日、周、月計劃管理,確保盾構穩步高效掘進;管片及箱涵開啟雙班生產。
02嚴格作業班組網絡穿透式管理
劃分班組安全責任單元,明確單元安全管理人員與職責,聚焦人員管理、安全培訓,嚴格執行領導跟班作業與班前講話,強化關鍵工序條件核查與過程安全管控,使安全管理貫通到施工作業層、落實到施工作業一線。
03抓細標準化管理
制定作業標準化工作程序手冊,明確操作標準和安全質量卡控要點,規范人員作業行為,每道工序嚴格落實作業前條件核查、過程中檢查、作業后驗收,實現全過程管控。
04智能助力隧道掘進
融合數字孿生、AI巡檢、云計算等技術,形成智能感知、掘進、預制、拼裝等九大智能體系;從盾構機管、用、養、修等多方面、全方位進行精細管理,持續推進智能化建設,為盾構機配置了隧道智能建造系統,搭載了智能掘進、智能拼裝、超前地質預報、盾尾密封安全預警、設備狀態在線監測等國內領先的智能創新技術,讓“領航號”盾構機擁有獨立思考、智能分析、自主判斷的“超強大腦”,為崇太長江隧道安全、優質、綠色、高效建設筑起了“智能屏障”。
05堅持黨建引領
項目黨組織以“領航·江海先鋒”黨建品牌為主線,設立“領航號”盾構機黨小組,成立了忠誠擔當、攻堅克難“尖刀連”、建平黨員突擊隊、騰飛先鋒隊、百鵬青年突擊隊,組織開展創崗建區、勞動競賽、技術比武等黨群特色活動,讓黨群工作與施工生產深度融合。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