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10月17日,常州地鐵集團與常州大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常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陳海群,副校長晏成林帶隊來地鐵集團交流洽談。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葉軍,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徐卿,副總經理宋楊,總經理助理許正宇出席。
常州大學具有多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地鐵是推動城市建設的重要動脈,也是助力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深化產教融合,雙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和戰略共識。近年來,常州地鐵積極推動地鐵綠色建造和智能運維、國產化替代等方面的改革創新,與常州大學在產學研用、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多層次、多維度的合作。特別是雙方合作的車輛油脂項目攻關,獲批江蘇省產學研合作(揭榜掛帥)項目,2023年底順利結題,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節約了運維成本,也為軌道交通車用潤滑油國產化替代、打破國外壟斷提供了重要參考。
葉軍代表地鐵集團對陳海群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對常州大學長期以來給予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希望在前期校企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匯聚雙方優勢開展合作,為常州地鐵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為常州城市軌道交通產業鏈做強做優賦能。
陳海群介紹了常州大學的基本情況以及學校在產學研合作、綜合性研究、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低碳發展等方面的成果。他說,希望充分發揮雙方創新聯合體的作用,深化全方位、多領域、新形式的溝通交流,打造合作共建典范,推動產學研發展,促進教學研一體化,為常州“萬億之城再出發”貢獻更多的力量。
常州大學產學研合作處、石油化工學院、機械與軌道交通學院、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商學院和地鐵集團建設分公司、運營分公司、資源公司、城服公司進行現場交流。常大畢業生代表蔣新嬌、薛琛發言。
未來,雙方將重點圍繞“科研項目‘卡脖子’問題、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技術咨詢與服務、共建重點實驗室、共搭科技創新平臺、人才培養”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開展更加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形成更多引領性、標志性、共贏性的合作成果,放大“1+1>2”的協同效應,為常州城市軌道交通產業助力,提升我市軌道交通運營品質。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