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15日,上海市軌道交通20號線一期東段及東延伸工程進行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前公示。
20號線一期東段及東延伸工程順接20號線一期工程西段(金昌路站-上海馬戲城站),西起上海馬戲城站東端頭井(不含),東止于新園路站。是一條位于市區北部的切向線,途經靜安、虹口、楊浦和浦東新區等行政區, 串聯了大寧、江灣-五角場副中心、森蘭、外高橋保稅區等功能區,提升沿線副中心的服務范圍和輻射功能,并與北部開發片區轉型發展銜接, 填補高東鎮的軌道交通空白;有效銜接中心城北面進入中心城的各條射線,緩解既有軌交4號線北段壓力,均衡網絡客流。
工程線路總體方案走向:
沿廣中路—廣靈一路—水電路—場中路—政立路—嫩江路—洲海路走行。線路全長21.16km,均采用地下敷設方式,設14座車站,平均站間距約1.5km。另設共~浦中間風井1座。其中規劃近期換乘站7座,分別為涼城路站(與在建19號線換乘)、江灣鎮站(與3號線換乘)、上海財經大學站(與18號線換乘)、三門路站(與10號線換乘)、嫩江路站(與8號線換乘)、共青森林公園站(與規劃線路換乘(目前方案))、浦東北路站(與在建21號線換乘)(均為暫名)。
工程新建華東路車輛段1座,選址位于集海路、華東路、港建路、明港路合圍的地塊內,接軌于新園路站,用地面積約28.63公頃。車輛段預留上蓋物業開發條件,停車列檢庫設為4線跨,共分為4個4線跨、32列位。同時在列檢庫西側預留2個4線跨,共16列位的系統預留規模。系統預留規模與近期建設規模獨立分開設置庫房,后期擴建影響小。車輛段總停車列檢規模為48列位。檢修庫設雙周雙月檢2股道,定修2股道,臨修、靜調、吹掃各1股道。鏇輪庫布置于檢修庫西側。調機工程車庫、材料線、平板車線、堆場設于停車列檢庫東側。洗車庫在出入線南側八字式布置,同時在入段線上設置通過式洗車設施。試車線沿東側港建路布置。
工程新建共青森林公園主變電站1座。按共享主變電站設計,采用主變壓器共享模式,根據20號線一期工程及東延伸工程的用電需求,主變電站初裝容量選擇2×31.5MVA,土建按不小于2×63MVA的安裝條件進行預留。
控制中心位于蒲匯塘調度指揮大樓。
本線推薦采用地鐵A型車,DC1500V接觸網供電,最高運行速度80km/h,初、近、遠期均采用6輛編組,列車長140m。采用全自動駕駛技術。
工程目前籌劃施工期2024年12月~2030年12月。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