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11月15日,在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期間,由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科技創新局、深圳市國資委、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指導,深鐵集團主辦,深圳市軌道交通產業協會承辦的“軌道交通大會暨深圳地鐵第二屆青年科技會議”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幕。本次大會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個地區的數百位軌道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和學術精英參與。
其間,與會嘉賓從綠色發展、數字智慧、技術創新等多個維度開展廣泛交流,深入研討在“雙碳”戰略背景下,聯動多領域創新技術成果對軌道交通系統進行迭代升級,推動軌道交通行業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深鐵集團攜手20余家產業鏈企業展示
11月14日—16日,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于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行,深鐵集團應邀參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榮軍、陳湘生,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丁樹奎,深圳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譚岱,共青團深圳市委書記胡火明,深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辛杰,總經理黃力平,蘇州軌道集團董事長金銘以及軌道交通行業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出席活動。
其間,深鐵集團攜手20余家軌道交通產業鏈企業,以“軌道+”為主題,通過視頻、實物、展板等形式,集中展示和發布了一批軌道交通行業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方案和產品成果,吸引了眾多參展商和觀眾參觀。
深鐵集團成立26年來,構建了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三鐵合一”的產業布局,軌道建設、軌道運營、站城開發、資源經營“四位一體”的核心價值鏈和開放、創新、共融的“軌道+”生態圈。
其中,“軌道+物業”方面,以立體城市空間模型展現了深鐵集團推進以樞紐為核心的TOD“站城一體化”開發,打造的極富深圳特色的“軌道+物業”模式,通過反哺軌道、集約高效利用空間、助力民生保障,實現軌道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軌道+科技”方面,展示了深鐵集團在智能建造、綠色低碳、智慧運營、智慧供應鏈、智慧出行等方面創新應用的百余項首創性成果,體現深鐵集團“用戶主導創新”的理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戰新產業”方面,以沙盤、模型等方式呈現了深鐵集團貫徹落實深圳市發展壯大戰新產業發展等部署要求,依托“一協會+兩中心+N園區”軌道交通產業戰略布局,吸引科創項目加速集聚,推動產業向“新”提質升級,為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形成新支撐。
8個科研創新項目“揭榜掛帥”
11月15日,第二十六屆高交會軌道交通大會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以“新質賦能產業,科技引領未來”為主題,攜手我國軌道交通建設領域的院士、專家及軌道交通行業企業和優秀技術人才,共同探討軌道交通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趨勢。
深圳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譚岱,深鐵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黃力平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譚岱表示:“2024年,深圳市工信局圍繞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發布了專項方案和行動計劃,全面支持軌道交通產業鏈高端裝備環節項目實施?!蔽磥?,市工信局還將大力支持軌道交通領域的科技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充分發揮龍頭優勢,促進軌道交通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良好互動。
黃力平在致辭中說道,近年來,深鐵集團緊緊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等部署要求,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聯合優質相關方創新孵化和低成本產業化落地一批成熟的先進產品。下一步,深鐵集團將繼續加快整合產業上下游優質資源要素,瞄準“高端高質高新”向上突圍,助力提升軌道交通產業科技創新實力。
會上,為進一步推動軌道交通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落地,深鐵集團還依托“揭榜掛帥”機制,與中國鐵設、中鐵建南方、中建南方、西南交通大學、佳都科技、城建智控等10家企業、高校就8個科研創新項目進行合作。通過調動各界科技研發力量,開展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突破發展瓶頸的創新制度,有效破解企業“卡脖子”難題,讓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成色越來越足。
近年來,軌道交通作為支撐城市高效運轉的基礎設施發展飛速。目前,深圳市共有567.1公里城軌線網運營,客流強度位居全國第一。同時,還有2條國鐵和地方鐵路、4條城際線路、20條(段)地鐵線路加快推進,“三鐵”在建里程達626.64公里。
在軌交大規模增量建設的同時,為推動行業存量提質改造、綠智轉型升級,深鐵集團在全國先行先試,啟動了“1+2+N”軌道交通現代化產業示范項目,探索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深圳模式,研發了一批綠色建造工藝,打造了一批智慧場景應用,建設了一批數字管理能力,形成了具有深鐵特色的軌道綠智融合成果——截至今年10月,深鐵分布式產業園入駐企業已達37家,首批產品出廠交付,已實現產值約2.5億元。同時,落地實施7個攻關課題,實現產業發展“質中增效”。
共筑軌道交通產業新質生產力
風起高交會,云涌創新潮。本屆高交會期間,軌道交通行業深刻把握這一時代命題,用一場自我創新助力中國的科技創新。
今年的軌道交通大會,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榮軍、陳湘生,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丁樹奎,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院長丁寧等院士學者、行業大咖匯聚一堂,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城軌建設的智能轉型、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分享交流科研成果和解決方案,進一步凸顯了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此外,本屆大會還打造了一場行業青年專家的“派對”——深鐵青年科技會議。會上,41位軌道行業的青年專家圍繞高新技術、智能裝備、綠色建造等主題,分享了人工智能、BIM信息技術、新能源/儲能、新材料等專業的前沿技術,得到了與會人員的好評。
據悉,這場軌道交通行業盛會共邀請了約760位專家學者、行業組織、企業代表參加。他們的身影,正是對本次大會主題“新質賦能產業,科技引領未來”的最好詮釋。
“在國家‘交通強國’戰略的引領下,軌道交通作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的核心,正迎來智能化與綠色化升級的歷史性機遇?!鄙铊F集團有關負責人指出,當前,軌道交通行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深鐵集團將積極整合科技創新資源,競逐未來產業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中國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撬動更加澎湃的力量。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