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汕鐵路全線首個標段隧道全部貫通 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高沿海通道的運行速度
6月11日上午,由中鐵三局二公司承建的350公里時速上跨既有廈深鐵路隧道的平公山隧道順利貫通,至此汕汕鐵路二標8座隧道全部貫通,標志著汕汕鐵路全線首個標段實現隧道全部貫通,為汕汕鐵路后續架梁及無砟軌道施工打下了堅實基礎。
平公山隧道位于廣東省汕尾市赤坑鎮境內,全長1006.31米,于DK6+300上跨既有線廈深鐵路屏峰山隧道,斜交角度15°8′,兩隧道結構最小凈距16.55米,交叉影響段起訖里程DK6+110~DK6+430,共計320米,采用“微振微差控制爆破+機械開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掘進,是汕汕鐵路重難點工程之一。
該隧道近距離上跨既有線隧道爆破施工在國內尚屬首次,無經驗可借鑒,為確保安全,施工單位廣東廣汕鐵路公司、中國鐵路總包項目部與廣鐵集團緊密配合,深入了解、廣泛調研,對既有屏峰山隧道現狀進行詳細摸排,布設監控量測點、安裝爆破振動監測儀、自動化監測測量機器人對其進行監控,同時召開多輪專家論證會,最終確定在上跨影響段落利用既有線“天窗”時間采用電子雷管微差控制爆破方案,控制振速不大于1.5cm/s。
“天窗”要點爆破期間,根據既有線振速及圍巖情況,動態調整爆破鉆眼、裝藥量及起爆間隔時間等爆破參數,保證既有線監測到的爆破振速滿足要求。施工期間,該隧道累計“天窗”要點爆破61次,安全完成了97.6米的爆破掘進任務。
為進一步避免爆破對既有隧道結構安全影響、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風險管控等級,臨近既有隧道正上方范圍時,引入了國內先進懸臂掘進機械,采用機械開挖代替微差控制爆破,全力將既有線隧道影響降到最低,完成既有隧道正交影響范圍119米掘進施工任務,保證了既有隧道絕對安全的同時提升了施工效率,確保了平公山隧道的安全有序貫通。
汕汕鐵路在廈深鐵路汕尾站與在建的廣汕鐵路銜接并進一步溝通粵港澳大灣區,在汕頭站與廣梅汕鐵路及在建的梅汕鐵路銜接并進一步溝通中南以及華東、東南沿海地區。項目位于沿海城市港口建設軸線上,本項目的修建進一步提高了沿海通道的運行速度,可大大加強閩粵兩省間及珠三角與海西、長三角地區間的聯系,增進了沿海通道沿線廣州、深圳、汕頭、廈門、福州等城市間人員、信息、商貿交流,促進沿線城市經濟發展,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