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鋁合金的回收利用可節省資源,節約能源。自1962年在日本生產鋁合金車輛以來,這一數字穩步增長,2013年5月達到20,000輛。面對這些車輛的報廢量將會增加問題,日本在軌道車輛鋁合金車體材料回收進行了深入研究。
作為解決方案之一,實現了動態靜脈一體的閉環。由于使用的鋁高度、水平再利用,減少了礦物資源的投入量,可以從制造能源的削減中大幅度實現節能。作為資源少的日本,從制造業的角度來看資源的籌措有不利條件。從獲取資源的角度來看,必要性也很明顯。
鐵路車輛的約50%是為了減輕重量而使用鋁用完后現在也被再利用。再生鋁可降級使用,用于大部分汽車的發動機等。車輛使用的鋁合金是合金如果按系統進行固體篩選,則從產品到產品的使用成為可能,由此可以期待更大的節能效果。另外,被篩選的廢料具有與新金屬同等的價值如果再利用的對象擴大的話,使可持續資源循環成為可能。在日本國內實行“動靜脈一體化”車輛再利用系統的實現,證明節能型閉環。該系統的關鍵措施之一,是在工藝上,從以往對多種鋁合金進行多次溶解,改為先對6系材料進行篩選,再進行溶解和再制。
目前日本地鐵車輛不僅在車體上,在內裝部件上也普遍改為選用6系鋁合金材料。
東京地鐵保有車輛數的變化圖
回收工藝優化
東京地鐵有樂町線7000系車輛的鋁合金制車身,是1967年左右設計的初始型骨料和板材的焊接結構,為了兼顧輕量化和高剛性,焊接了幾種強度不同的鋁合金,因此各部位的鋁合金種類不統一,難以區分。
因此,制造6N01合金,主要用于現代單合金設計的車輛,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分類工作,并需要大量的鋁新錠子進行重大的成分調整。因此,在車身拆卸時,使用含有大量7000系列鋁合金的底座部分和含有大量5000系列鋁合金的側、妻子、屋頂結構,分別分解成再生合金,設計成不同合金盡量不混合。
在從拆卸到再生的整個過程中,每輛車的鋁合金使用量減少了約 80%。
鋁再生合金被回收成壓鑄材料和優質鑄造材料。
東西線05系列設計于1988年左右,主要采用6000系列鋁合金型材。此外,由于使用的合金按部位分類到一定程度,因此每種合金的分離性也得到了提高。除了大量含有難以再利用7000系鋁合金的底框兩端部(端套~中夾~枕套)以外,底架中央部和側結構體及屋頂結構體為6000系鋁合金,妻子鋼體為5000系鋁合金的比例高,其他種類合金的比例少,因此,如果按每個部位分割進行再循環,則能夠利用新金絲進行成分調整少的展伸材料,預計使用范圍將擴大,例如,通過一些成分調整,可以重復使用的高質量鑄造材料。
對05系列車輛的可回收性進行了研究,從拆卸到翻新的回收率達到90.7%。
阿里拉庫馬奇線和副都心線10000系列車輛的鋁合金車身,旨在進一步提高可回收性,將所用合金統一為6N01材料,從而減少分揀工作量,并有望輕松回收純度高的合金。
從那時起,由于鋁合金通勤車的車身基本上由單合金(由 6N01 材料制成),因此可以預期回收工作將更加積極。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