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12月5日,成渝軌道交通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揭牌暨成渝軌道交通產業專題數據庫發布會在金牛區成功舉行。成都市金牛區、重慶市渝中區、成都市新都區、成都市新津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知識產權賦能中心、重慶(國際)單軌協會等協會機構主要負責人出席活動。來自40余家軌道交通產業高校、企業及科研機構的代表參與此次發布會。
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曉宇,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反壟斷總監鄭曉鐘,成都市金牛區委副書記、區長羅開敏出席活動。
大會現場,羅開敏向與會嘉賓致以熱烈的歡迎。他指出,近年來,金牛區在軌道交通領域,實施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分片包干,深耕科技研發、智慧運維等細分領域,投運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知識產權賦能中心等項目,軌道交通產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及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產學研服”協同創新的高價值專利培育模式正在逐漸形成。他表示,成渝軌道交通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的揭牌成立,既是加深成渝軌道交通產業合作的示范抓手,更是知識產權賦能產業發展的創新實踐,接下來,金牛區將提供最暖心的服務、最優良的環境、最精準的支持,助力打造立足川渝、輻射全國、面向“一帶一路”的軌交產業戰略基地,推動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鄭曉鐘提到,重慶市渝中區和成都市金牛區開展知識產權戰略合作,為成渝地區知識產權協作增添了新樣板。渝中區、金牛區要不斷加強區域聯動和要素集成,進一步實現資源共享,構建開放、共享、協同的知識產權創新生態體系,推動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使渝中、金牛軌道交通產業的知識產權協同發展模式為其他產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他表示,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重慶市知識產權局將與四川有關部門共同支持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強化對創新聯合體的政策支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提供專題數據庫資源,優化專利轉化中心建設,促進專利轉化和高價值專利培育,共同催生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高曉宇表示,乘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東風,川渝知識產權部門在共建知識產權保護大格局、共推知識產權運營大市場、共筑專利快速預審大領域、共享知識產權服務大平臺、共培知識產權大隊伍、共促知識產權發展大協同五大方面協同發力,充分利用好創新聯合體,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質量和效率,實現互惠共贏。他指出,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的成立是知識產權強鏈增效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一個標志性的成效,未來,川渝兩地將豐富合作內容、拓展合作領域,進一步以知識產權的高水平保護和高效益轉化應用,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軌道交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成渝軌道交通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正式成立。據了解,該創新聯合體由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知識產權局)、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市知識產權局、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知識產權局)指導,金牛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起,重慶(國際)單軌協會、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知識產權賦能中心、成都軌道交通協會支持,以及成渝兩地軌道交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等各類創新主體參與,旨在整合成渝地區軌道交通產業創新資源,構建開放、共享、協同的知識產權創新生態體系,推動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加強知識產權合作與交流,提升區域軌道交通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發布會上,金牛區市場監管局、渝中區市場監管局共同簽署跨區域知識產權合作協議,金牛區市場監管局、新都區市場監管局、新津區市場監管局三方簽署知識產權合作協議。重慶(國際)單軌協會、成都軌道交通協會共同發布了軌道交通產業專利成果清單、共計356項,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知識產權賦能中心現場推介了軌道交通產業知識產權賦能中心、軌道交通產業導航和數據庫,重慶市軌道交通產業專利導航中心負責人就重慶單軌交通專利數據庫系統作了詳細介紹。
現場,創新聯合體各成員單位還進行了主題分享,現場推介重慶中車長客軌道車輛、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等川渝軌交企業項目6個。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