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隨著右幅隧道順利貫通,中鐵六局承建的云南玉楚高速公路雙柏隧道全幅貫通。至此,玉楚高速公路全線90座隧道全部貫通,為全線建成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玉楚高速公路全長約190.6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是廣昆高速聯絡線彌勒至楚雄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鐵六局承建的雙柏隧道位于云南省楚雄州雙柏縣妥甸鎮,隧道左幅長3615米、右幅長3575米,屬于特長隧道,是全線的重點控制性工程。
雙柏隧道所處山體的地下暗河徑流量和走向錯綜復雜,掌子面附近涌水量、巖層狀況探測難度大,極易發生涌水、突泥及大變形坍塌等風險。針對富水段施工,項目部采用“排水溝+臨時集水坑”的方法,在拱腳處開挖排水溝,在上臺階開挖臨時集水坑,通過排水機械和管路,及時將涌水排出洞外。“雙柏隧道施工過程中,我們先后遇到30余次涌水,最大的一次涌水量達到每小時5000立方米,相當于三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巖層水流如注,猶如水簾洞。項目部立即采取排、截、堵相結合的措施,及時解決了涌水問題。”中鐵六局路橋公司玉楚項目部負責人介紹。
此外隧道施工,受地質環境的影響非常大。雙柏隧道所處地段80%以上屬于Ⅴ級圍巖,穿越不良地質和多處斷層破碎帶,在軟弱圍巖里挖隧道就像在“豆腐渣里打洞”,每前進一步都異常艱辛。針對軟弱圍巖,項目部配置了防坍塌檢測預警系統,通過對圍巖進行動態監控量測,準確掌握圍巖與支護之間的收斂、力學動態及穩定程度,客觀地評價圍巖的穩定性,及時調整初期支護參數,保證了軟弱圍巖施工安全。
在做好超前地質預報的基礎上,項目部采取臨時仰拱擴大拱腳、下臺階及仰拱一次澆筑成型等工藝,成功解決了隧道收斂變形大等問題。項目部還引進二襯液壓臺車、濕噴機械手、多功能防水板鋪掛臺車、水溝電纜槽整體移動臺車等先進設備, 以先進工裝保證隧道施工,安全通過軟弱圍巖特殊地質。
施工過程中,中鐵六局路橋公司嚴格執行特長隧道標準化施工理念,實行項目清單化管理,堅持24小時跟班作業,始終把“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隧道十八字施工方針貫穿施工全過程,確保隧道施工安全有序推進,并按期完成標段施工任務。
玉楚高速公路建成后,將打通玉溪至楚雄的快速通道,形成滇中城市圈的外環,實現玉溪、楚雄周邊市縣的互聯互通,對路網完善和沿線鄉村振興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