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9日,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在重慶組織召開重慶市郊鐵路跳磴至江津線初期運營前車輛評審會,進一步確保重慶江跳線雙流制車輛載客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等要求。首列雙流制城市軌道交通車輛于2021年10月20日在重慶中車長客公司正式下線,目前已全部完成制造和調試,具備上線運行條件。
重慶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肖靜飛出席并致辭,重慶市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猛講話,重慶軌道江跳線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邢江講話。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經理李雪飛匯報雙流制車載客運行車輛評審材料,來自長春、廈門、成都、重慶等地的5名專家,組成指導專家組指導發言。評審會由中車長客股份總體研發部副部長張洋主持。
肖靜飛致辭表示,重慶江跳線雙流制車是以既有的重慶As型地鐵車平臺為基礎,搭載交直流供電系統,能在交流25kV和直流1500V兩種供電線路上全自動切換運行,最高時速可達120km/h,可從市域鐵路直接進入城市地鐵線路,無換乘運行。同時該車輛保持了As車爬坡能力強(50‰)、轉彎半徑小(250米)、軸重輕(15.5t)、載客量大等優點。該產品歷經十年探索與研發,攻克了交直流全自動轉換、不同供電制式動拖比自動切換等多項技術瓶頸,重慶中車長客投資1.5億元,建成了全國首條具有交流25kV和直流1500V電壓自動切換試驗線,填補了國內軌道交通制式、試驗驗證及產業化能力的空白,對著力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必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王猛指出,國家發展委印發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的通知(發改基礎〔2021〕1788號文),鼓勵開行雙流制列車,推動貫通運營,提供便捷化的出行服務。鐵路集團作為市域(郊)鐵路和城軌快線的一體化建設運營主體責任單位,著力打造運行高效、具有重慶特色的軌道交通一體化發展格局,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江跳線車輛是為提升重慶市民通勤品質、實現安全高效、舒適乘車體驗而打造的新型快速軌道交通車輛,既有城際列車高速及舒適性,又具備地鐵車輛快起快停、公交化運營的特點。車輛最高運行速度120km/h,速度比傳統地鐵有較大提升。
邢江指出,江跳線起于軌道交通5號線跳磴站(不含),止于江津區圣泉寺站,全長約28.22公里,是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國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際鐵路路網規劃中重慶“三線四段”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重慶市第一條即將開通的市域郊快軌線路,是江津區連接重慶中心城區的一條便捷、快速客運通道,也是重慶市政府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交通設施。建成后即與軌道5號線實現互聯互聯貫通運營,并與規劃建設的7號線、17號線和正在建設的渝昆高鐵實現便捷換乘,實現江津到重慶中心城區30分鐘可達,將進一步方便沿線居民出行,對促進江津融城化發展、帶動沿線產業聚集、助力實現“軌道上的都市區”具有重要意義。
會上,中車長客股份設計經理李雪飛代表項目組介紹了重慶市郊鐵路跳磴至江津線初期運營前車輛評審資料。從車輛總體技術介紹、車輛型式試驗情況、第三方獨立安全評估、車輛制造及質量控制、車輛試運行情況等五個方面匯報了重慶市郊鐵路跳磴至江津線初期運營前車輛的情況。江跳線雙流制車輛以既有成熟As型車為技術基礎,應用不停車全自動交直流切換技術,打造具有 重慶特色的雙流制市域動車組。車輛采用六輛編組,交流工況4動2拖(直流工況5動1拖),具有快起快停、大載客量、適用大坡道線路、可與既有線路互聯互通等特點,為重慶人民帶來“零換乘”的便捷出行體驗。
專家組聽取了中車長客股份關于雙流制列車初期運營前評審匯報,認真審閱了相關設計文件及材料,經質詢和討論,形成評審意見如下:
1評審資料完整,車輛的計算報告、型式試驗報告、第三方獨立安全評估報告等相關材料滿足評審要求。
2雙流制列車符合交辦運[2019]17號《城市軌道交通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技術規范》及 CQJTY/TN01-2021《城市軌道交通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要求。
3雙流制列車滿足AC25kV和DC1500V雙制式供電,開發基于雙制式供電的車輛裝備,突破了全自動不停車切換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軌道交通空白。
4雙流制列車的創新研發及應用支撐市郊鐵路和城市軌道貫通運營、互聯互通的運營模式,適應國內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市場需求。
評審結論
經專家評審,一致認為雙流制列車具備初期載客運營條件。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許志鵬、廈門地鐵原副總經理蔡波、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部副主任周文祥、長客廠地研所原所長馮伯欣、重慶軌道交通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何希和組成專家組出席會議。市住建委軌道辦、市鐵路集團、江跳線建設運營公司、中車長客股份、重慶中車長客、中車四方所、中車賽德、大同ABB等參建單位領導及代表參加了評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