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君,二襯臺車上的滅火器都在有效期內吧?”
“王經理,滅火器沒問題,我上午都安排檢查過了……”
王曉明是中交隧道局天峨至巴馬高速公路№5合同段(以下簡稱天巴5標)項目經理部常務副總經理,孫亞君是二分部經理,2022年5月16日中午,在項目部的餐廳里,倆人邊吃邊談,從安全說到進度,對近期的重點工作聊得很細。“項目班子成員原來午休時間都用來開會,后來改成了這樣邊吃邊談的工作餐形式。”王曉明在稍后的采訪中介紹說。
天巴高速公路是廣西天峨(黔桂界)至北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巴5標沿線峰巒疊翠,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可謂是一條高顏值的天路。廣西公路建設行業公認天巴高速最難干,而5標又是全線最難,工程長度17.48公里,修建的施工便道超過了50公里,橋隧比達79.7%,每每在數十米高的懸崖絕壁間橋隧相接,且巖溶非常發育,施工之艱辛,也堪稱是廣西天路。
天巴5標央峒3號高架大橋
2020年12月20日項目中標,2021年元旦剛過,天巴5標就已進場,在此后的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強奮進”“永爭第一”的優良傳統,至2022年5月,5標工程進度是全線7個標段最快,在業主季度考核中連獲綜合評比第一名,成為全線標桿,有力地提升了企業在廣西市場的信譽。天巴5標奮勇爭先,天路干成了“爭氣路”,工作中有何“通關秘訣”?
穩準狠——筑品牌之路
天巴5標作為橋隧比例高、臨建費用高、安全風險高的“三高”工程,項目管理者以穩準狠之策迎戰“三高”攔路虎,筑就出一條品牌之路。
穩是根本還是保障。天巴5標工作中的穩,首先體現在管理的頂層設計和超前謀劃上,從分部的劃分、資源的配置到節點工期的把控,都是穩扎穩打。“我們很多工作都提前考慮到了,所以后面就是按部就班往前走。”王曉明說。5標的穩,還體現在經營管理上的穩健。通過各項生產經營板塊集中管理模式,做到各項生產經營風險可控,目標得以按預期實現。5標的穩也體現在平安工地、綠色工地創建上,舍得投入,穩中求進。為保護當地的綠水青山,在項目生活區域安裝水凈化處理器,使生活污水排放時,很多指標甚至達到了飲用水的標準。在拌合站安裝砂石分離機和污水處理設施,出入口設置洗車池,霧炮機,嚴格落實各項環保要求。在便道易落石地段采用防護網覆蓋,還設置擋墻、防撞墩、暴閃燈、防滑鋼筋等,降低了道路安全風險。隧道頂部安裝降塵用噴頭、二襯上部安裝警示燈帶……安全文明施工和標準化建設都走在了天巴全線的前列,一位業主領導稱贊說,“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工地!”
準是結果也是過程。2021年12月23日貫通的天巴5標甲篆3號隧道右線長1687米,是天巴高速第一個貫通的長隧道,該隧道精準施工,做到了三個“零”:洞口工程零開挖;順利貫通零誤差;施工過程零事故。臨貫通剩100米時,對打的兩個分部管理人員就建了微信群,把掌子面的坐標發到群里,精準把控掘進情況,最終實現了隧道兩端“鉆桿眼對鉆桿眼”的貫通。5標管理者一直倡導親歷親為的理念,為決策準確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專用電網建設中,王曉明親自陪同架線人員踏勘線路,并且要求電力部門給出施工日報,項目部準確掌控現場態勢,超前部署工作,雙方配合就猶如精準咬合的齒輪,最終在全線率先完成此項任務。
弄燕山隧道洞口標準化建設
整齊劃一的鋼筋加工廠
狠是態度又是方式。天巴5標進場初期,在大卡車無法通行的情況下,憑著對工作進度的一股狠勁,利用村村通的小道和農用車輛,硬是以“螞蟻搬家”方式將材料和設備運到隧道口,高標準完成了勤蘭隧道棚洞的套拱施工,被指揮部作為工程亮點通報表揚,各標段紛紛前來學習,形象由此樹立。5標有最高橋墩達83.9米的央峒3號高架大橋,每一模澆筑完后,檢測人員都要爬上橋墩檢查施工質量。“在七八十米高的地方,下面風一吹,上面感覺身子都在晃,克服恐高,憑的就是對質量把控上的那股狠勁。”5標總部試驗員馮艷斌說。
精嚴細——筑科技之路
精嚴細的品質,科技硬支撐與創新軟實力,天巴5標筑就出與企業實力相匹配的一條科技之路。
天巴5標之“精”,在于從工期、成本到人員組織,做到全過程精細化管控。項目合同工期36個月,通過周密策劃、合理組織,計劃工期減至27個月。在溶洞處理中,按照“一溶洞一方案”的思路,及時進行四方實地探測,利用四新技術對每條隧道的開挖、支護方式進行合理組織,節約工期約20個工作日。5標還善于利用“加減法則”,比如在內部互相檢查、觀摩中,把一些好的技術、方案由一個分部推廣到全標段,讓技術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是“做加法”;員工們出門用車前會互相詢問,盡可能“拼車”出行,物資材料上會互相調劑,各分部一起“拼單”使用,則是“做減法”。此外,天巴5標通過優化配合比實現降本增效。總分管理模式下,通過提高效率,管理人員數量比同類項目減少10%……精細化管控提升了5標的經營成績。
天巴5標之“精”,還在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擁有一批充分體現隧道施工主力軍實力的高精尖裝備與技術。5標在隧道施工時,采用了半航空瞬變電磁探測、拱架應力應變監測、超前地質預報等技術手段,為隧道安全施工保駕護航;在進行項目建設時,采用BIM+720°云技術,超前規劃,打造智能化項目;在項目進度把控方面,采用無人機成套技術,及時收集現場情況,以視頻形式直觀展現全線進展。其中半航空瞬變電磁探測技術為國內巖溶地質條件下保障施工進度與安全的最先進技術。此外,5標還引進了智能澆筑臺車、三臂鑿巖臺車、液壓仰拱棧橋等眾多先進設備,應用了模袋樁、雙洞通風技術等體現行業引領的新材料、新技術。
為建好爭創品質工程、國優工程的天巴高速,天巴5標建設者展現出了“嚴”字當頭、細致又創新的工作精神。項目二分部副總工康太熹有一次上傳照片到工作群里,王曉明很快便私信給他,確認照片上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是否存在問題。“沒想到王經理對質量盯得這么嚴,這么細!”這件小事讓康太熹至今難忘。
在天巴5標開展的巖溶區隧道安全管理現場教學活動
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試驗路施工現場
隧道施工中,天巴5標在各個環節嚴格把控施工質量:通過對每一循環的精益求精,初支噴射混凝土平整度達到毫米級;通過不斷優化炮眼間距、裝藥量等參數,最終解決了巖溶地質條件下的隧道光面爆破問題;施工初期,鋼筋保護層合格率一直較低,項目組織力量科研攻關,通過研發出“二襯鋼筋保護層定位輔助裝置”,使鋼筋保護層合格率由不到80%上升到97%,天巴全線都來學習借鑒。
盡管工程艱辛,但在科技力量與工匠精神的加持下,一個個難題被攻克,項目的隧道環形水幕技術和二襯鋼筋保護層定位裝置獲得公司創新成果獎勵;雙洞通風互補技術被交通部立項,作為推廣技術;天巴5標的“智匯創新工作室”成為公司首個創新工作室,已開展專項課題研究2項。
短平快——筑成長之路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巴5標每每在工程關鍵環節,以高效決策贏得先機,并以強基礎、強機制、強方法、重成效、強執行的方式縮短人才成長周期,在完成好工程項目的同時,還筑就出一條黨建引領下的人才成長之路。
苗建青是天巴5標總部副總工,讓他至今記憶猶新的是,項目部剛組建時,從便道的走向、拌合站的設置,到現場某個溶洞的具體情況,都是項目主要領導帶領大家實地探查,把一個個重要的數據采集回來。“只有前期工作基礎非常扎實了,后面的決策才會既高效,又不會跑偏,執行起來也才能又快又好,這樣的工作作風影響了項目很多人。”苗建青采訪中說。
天巴5標管理者“出手快”的背后,除了作風,還有管理方面的原因,即通過扁平化管理,現場管理人員一崗“雙責”甚至“多責”,在交接、交叉、交流方面,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2021年下半年,廣西曾發生大面積限電,需要緊急租賃發電機,項目管理者兩天時間就把事情落實下來,從玉林租來發電機保障生產,從而避免了此后更大的成本付出。限電問題剛解決,5標又面對因限電造成甲供鋼材和水泥無法保障的嚴峻局面,項目部迅速決策,通過從貴州自采,保障了施工。5標作為工程全線最難干的標段,如何嚴控工程節點,成為體現管理水平的一道難題,項目管理者還是從“短平快”上下功夫:由于巖溶地區隧道施工的不確定性,項目組織建立隧道變更管控微信群,將圍巖、溶洞情況及變更意向第一時間發送至群內報三方審批,快速完成變更審批程序,減少因圍巖變化或溶洞處置時停工、誤工造成的經濟損失。
天巴5標在工程開展上基礎扎實,在人才培養上同樣基礎扎實。通過“導師帶徒”“技能比武”“崗位實習”“經驗分享會”等基礎性措施,進行人才培養,特別是“技能比武”活動,讓所有員工包括領導班子都出來“練一練水平、拼一拼技能、展一展成果”,培養大家敢于把工作講出來,勇于把困難提出來,巧于把溝通做到位,善于把事情做出來。天巴5標通過“雙軌三階”人才培養法,孵化人才、復制人才、裂變人才,加快了人才成長。項目還適時開展勞動競賽活動,鼓舞員工士氣,激發員工潛能;注重開展籃球賽、知識競賽、青年講堂等文娛活動,使員工們的素質在多方面得到提升。
在天巴5標,盡管很多人是第一次擔任現職,但所有的“新人”都想把這個“第一次”完成的精彩,“人心齊,泰山移”,員工們的責任心、進取心成為團隊的核心競爭力,員工們的獲得感、自豪感成為砥礪前行的動力,因此“新兵”們得以快速成為“標兵”,推動著項目工作的開展。
天巴5標開展為高考生送清涼活動
在工程開展中,天巴5標樹立起了品牌,通過黨建引領,又讓企業品牌在更大維度上提升和成長,延伸了5標的品牌之路。2021年在項目黨支部開展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中,職工穿上中交“藍馬甲”,在高考時間來到當地考點,給考生、學生家長和現場執勤、服務人員送“中交藍”瓶裝水。喝到“中交藍”的人們,都很喜歡這瓶水,不只是口感好,還因為“上善若水”,人們欣賞中交人的愛心之舉。在送水過程中,王曉明曾接到了當地一位熟悉的領導的電話,詢問是否可以給在現場的警務人員多送幾瓶水。“‘中交藍’瓶裝水上印有我們的企業文化,喜歡這樣的水,體現出當地人員對我們的認可,對中交品牌的認可。”王曉明說。
天巴5標在巖溶山區筑就天路的同時,還樹立起了品質天巴、速度天巴、科技天巴、安全天巴、文化天巴等多方面品牌形象,隨著工程的推進,天巴5標還將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