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青島地鐵9號線一期、6號線二期雙線開工儀式在9號線海西村站舉行。至此,青島地鐵三期規劃線路全部開工,創造了“青島速度”。
地鐵9號線一期、6號線二期兩條線路對于補齊北岸城區和西岸城區交通短板,完善青島市環灣軌道交通網絡,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9號線一期:緩解城陽區域交通壓力,加速北東兩岸深入融合
9號線一期是青島市北部城區的一條東西骨干線路,車站全部位于城陽區,與4條線路換乘,可推進城陽區與東岸中心城區深入融合。工程起于海西村站,止于前金社區站,線路全長16.4公里,共設車站13座和鐵騎山車輛基地。
9號線一期沿錦安路、正陽路與王沙路敷設,途經城陽區內東西向主要客流廊,一方面能承擔城陽區內部客流,有效緩解城陽區交通壓力,保障居民出行效率;另一方面,通過換乘,可快速聯系東岸城區,推進城陽區與東岸中心城區的深入融合,加速實現城陽區中心城區的轉型發展,發揮其承上啟下的北岸中心城區功能。
據了解,9號線一期沿線部分用地為新增建設用地,有利于實施TOD開發,帶動沿線以站點為核心的組團式開發,滿足居民住房和就業的綜合需求,實現“公共交通引導城市發展”策略,加速打造城市重點區域,支撐北岸城區的主城地位,實現三城聯動,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線路沿城陽核心區主干道敷設,填補了東西向客流廊道的軌道交通空白。
6號線二期:加快膠南老城更新改造,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6號線二期是西海岸原膠南城區的骨干線路,銜接綜合交通樞紐青島西站和13號線,可深化西海岸主城區與外圍片區之間的緊密聯系。工程西起青西站,東至一期工程起點站辛屯路站,全長13.9公里,設10座車站,青西站及前后部分區間土建工程已隨青西高鐵站同步實施完成。
線路沿青西交通商務區規劃綠軸珠山路—雙珠路—濱海大道敷設,貫穿了西海岸交通商務區、海洋高新區,能加快膠南老城更新改造進程,同時對塑造西海岸新區城市空間結構的發展、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6號線二期能有效緩解西海岸新區因缺乏內部南北向交通主通道帶來的交通壓力,是緩解膠南老城交通擁堵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能從根本上解決沿線居民出行難的問題;線路銜接一個綜合交通樞紐和一條軌道交通快線,加強了大型交通樞紐的集散能力,保障了對外通道的可靠性,對構建與城市用地布局相協調的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多方式順暢銜接、現代化、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鐵三期:7條線路全部開工,加速建設“軌道上的青島”
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于2021年9月正式獲批,7個項目共139公里。其中,2號線二期、5號線、7號線二期于2021年年底開工,實現了當年申報、當年獲批、當年開工的“青島速度”。8號線支線、15號線一期于2022年開工。
地鐵三期為下一輪城市軌道交通全面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對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實現城市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意義。預計至2028年,三期規劃所有線路全部建成后,青島市地鐵運營總里程將達到503公里,日均客運量達到500萬,東岸城區軌道交通網絡將進一步織密,西岸、北岸城區網絡骨架初步搭建,航空、鐵路、公路、港口等重要交通樞紐實現全面覆蓋,三岸主城區內部45分鐘可達、關鍵節點之間1小時可達,初步建成“軌道上的青島”。
作為青島市三年攻堅行動重要任務之一,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對提高城市發展能級、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具有重要支撐作用。2022至2024三年間,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重點推進項目34個。通過三年攻堅行動,全面匹配城市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地鐵建設,讓城市更加高效、土地更加集約、出行更加便捷、配套更加完整、居住更加舒適,讓更多的人工作和生活在地鐵兩側。
青島地鐵:錨定“雙一流”目標,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
青島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君介紹說,青島地鐵目前在建線路11條、219公里,超過300個工點、兩萬五千人同時參建,安全生產、工程質量、人員配備、施工組織、管理體制機制建設等工作難度大大增加。青島地鐵在全面總結前期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1+6”世界一流地鐵目標體系,并將以此為藍圖愿景,以“干事爭一流”的決心,精心準備、科學組織、攻堅克難,確保工程建設又好、又快、又安全。
今年,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了“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總目標,加快邁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青島地鐵全面落實我市“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要求,結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具體任務,自我加壓、主動作為、深入調研,提出了與城市發展戰略高度匹配的“建設世界一流地鐵,打造一流城市投資建設運營商”的目標。
建設世界一流地鐵聚焦建設、運營板塊業務,目標體系涵蓋地鐵建設和地鐵運兩大領域,按照“一年強體系、兩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的總體部署,突出以創新為引領整線貫穿,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考核化”的工作原則,設置了“1+6”的目標體系——“1”是以創新為引領,“6”是“安全、優質、高效、綠色、智慧、和諧”六大目標。整個目標體系中,既有宏遠目標,也有階段目標,更有立做立行目標。目前《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目標體系》建設篇和運營篇已經公布。
青島地鐵全面實施“三六五”發展戰略,堅決扛起“走在前,開新局”的光榮使命,以實干實績實效為導向,堅定“干事爭一流”的決心,深度匹配城市戰略,全面賦能城市更新,全力推進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為青島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地鐵力量。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