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環評公示正式啟動。
據《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受理建設項目環評信息公告20220704》,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于近期受理以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現公告有關環評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期為2022年7月4日—2022年7月15日(10個工作日),環境影響報告表公示期為2022年7月4日—2022年7月8日(5個工作日)。
據環評公示顯示,7號線一期工程起于科學城站,止于金風站,沿線主要經過沙坪壩區和高新區。在沙坪壩區主要沿飛雪路、縱五線敷設,在高新區主要沿永泰路、科學大道、高新大道、櫻桃路敷設。
其中,在沙坪壩區主要沿飛雪路、縱五線敷設,分別設飛雪寺、物流園南、物流園北、物流園樞紐、科學城,共5座車站;線路在高新區主要沿永泰路、科學大道、高新大道、櫻桃路敷設,分別設金鳳、斑竹林、石門壩、西城公園、科學會堂、含谷、寶洪山、童善橋、中柱村、西永南、西永、微電園、西井大道,共13座車站。
正線全長約27.8km,鋼輪鋼軌制式,全線地下敷設;新建地下車站18座,其中沙坪壩區5座,高新區13座;設白市驛車輛段1座,設110kV主變電所2座(含谷南變電所、物流園變電所),主控制中心依托已建的4號線西延段的江北控制中心。
運營初、近、遠期均采用As型車6輛編組,DC1500V接觸網供電,最高運行速度100km/h。
本項目無涉水工程,正線下穿梁灘河(結構凈距10.96m)、下穿文旅城人工湖(結構凈距18.58m)、下穿蓮花灘河(結構凈距5.6m)。
本項目無害化下穿白市驛縣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30m,埋深約20m,無害化穿越自然保護區面積約0.0431hm,不涉及在自然保護區內占地。
評價區內以規劃區為主,居民文教區分布相對集中且數量相對較少。線路基本沿既有或規劃道路地下敷設,目前除起點科學城站~物流園南站區間的地面路網處于規劃中,沿線道路已基本實施。
項目區建成后屬于市政污水管網覆蓋和白含污水處理廠、土主污水處理廠、西永污水處理廠等城鎮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
本次公示內容顯示,主線全部為地下敷設,同時公布了具體站點。
其中,西永區域及物流園區域站點設置最多,科學會堂站設置也是首次公開。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示還公布了具體站點設置及具體實施詳情。
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環評公示之后,意味著離開工更近一步了。
期待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開工!
重慶軌道交通 17 號線一期(大學城站~石家院子站)工程,整體位于高新區,大致呈南北走向,主要輻射大學城、曾家、金鳳等區域。
本項目建設內容包括線路工程、車站工程、車輛基地、主變電站等。本項目線路全長 14.18km,起于大學城站,終于石家院子站,主要沿大學城中路、虎曾路、海含路敷設,均為地下線。本項目共設 9 座車站,均為地下站,平均站間距 1.649km。全線設換乘站 5 座,分別與 1 號線、7 號線、15 號線、19 號線和 27 號線實現換乘。本項目新建大學城中路主變電所 1 座,控制中心利用江北控制中心。本項目新建曾鳳路車輛段 1 座,占地約 23.2hm2,出入線長約 1985.065m。本項目設計采用 As 型車,最高運行速度 100km/h,初期、近期、遠期均采用 6 輛編組。
本項目工程總投資 1225696.05 萬元,計劃工期 2022 年 12 月至 2026 年 12 月。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