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編號為F16的武漢地鐵6號線列車驗收合格,投入正線運營,這標志著武漢地鐵首列A型列車架修工作圓滿完成。
6號線是武漢第一條采用A型車的線路,自2016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至今,運行總里程已達2315.49萬公里。目前武漢地鐵1、2、3、4號線采用B型車,5、6、7、8、11、16號線及陽邏線采用A型車。此前,1、2、3、4號線的B型車均已進行過架修,6號線列車是首次進行架修的A型車。
A型車較B型車體型更大更寬,是地鐵車型中寬度最大、載客量最大的車型。6號線列車寬3米,比B型車寬0.2米,單節車廂長度比B型車長3米左右。經測算,一列六節車廂編組的A型車載客量可比B型車多出562人,能夠在客流高峰時期體現出更加快速的疏散運送功能。
車輛架修是指地鐵列車運行公里數達60萬公里或運行時間達5年時,對車輛重要部件分解、清潔、檢查、探傷、修理,并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測、調試及試驗,以恢復車輛綜合性能,達到規程要求和符合質量驗收標準的維修。類似家用轎車行駛10萬公里就要進行一次大修。
目前,6號線F16車的運營里程已達62萬公里,在所有A型列車中率先進入“架修模式”。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車輛中心車輛二部專業工程師羅超勇介紹,架修不同于日常檢修或保養,是對車輛進行一次“全身上下360度無死角”大檢修,包括牽引系統、受電弓、空調系統、列車廣播系統、制動系統、轉向架、車鉤、貫通道、車體內裝等重要部件,完成整個架修工序要經過上萬個步驟。“6號線是武漢地鐵首條采用接觸網供電方式的線路,因此列車受電弓部分的架修也是首次。”
羅超勇說,架修過程中,武漢地鐵自主創新研制雙脈沖電磁閥夾緊銷拆裝座工裝、缸活塞復位彈簧測試工裝、閘調器壓縮彈簧測試工裝、牽引電機拆卸工裝等一系列創新工裝,提高了生產效率。
列車空調系統進行了專項維修,通過對空調風機、濾網、風道逐一清潔和消毒,保障車廂內空氣品質。車廂燈罩及燈管進行潔化、亮化,對電熱功能進行試驗和內部深度清潔檢查。武漢地鐵還對語音系統進行升級優化,進一步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
據悉,預計至2025年初,武漢地鐵6號線一期剩余39輛列車將陸續完成架修。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