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地鐵4、5號線今年年底前開工建設!
7月9日上午,石家莊市委書記張超超主持召開市委專題會議,研究石家莊市軌道交通二期規劃建設工作。
會上指出,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關于推動省會更好更快發展的要求,確保4號線、5號線今年年底前開工建設,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石家莊地鐵已開通1、2、3號線
共3條線路
前不久,石家莊地鐵迎來開通5周年。2017年6月26日,石家莊地鐵首開工程正式開通運營,河北開啟了“地鐵時代”。
01
2017年6月26日,石家莊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和3號線首開段開通運營,開啟了省會的“地鐵時代”。
02
2019年6月26日,石家莊地鐵1號線二期工程實現通車,連接了主城區、高新區和正定縣。
03
2020年1月20日,石家莊地鐵3號線一期北段通車,構筑起城市西北部至市中心的“十分鐘生活圈”。
04
2020年8月26日,石家莊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開通運營,貫通了城市南北,與1、3號線交叉形成的“環線換乘圈”赫然成型。
05
2021年4月6日,石家莊地鐵3號線一期東段及二期工程開通運營,將呈“之”字形走向的3號線勾勒成型,為石家莊軌道交通一期建設定格圓夢。
目前,石家莊地鐵已開通1、2、3號線共3條線路,建成投用里程78.2公里,運營車站60座,初步形成貫穿東南西北的軌道交通網絡骨架。
2021年3月18日,石家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全文發布,《綱要》提出,要從“打造軌道上的石家莊;完善公路路網體系;拓展現代化航空運輸體系;建設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五個方面完善現代交通網絡。
在“打造軌道上的石家莊”方面,《綱要》明確,加快都市圈內部軌道交通建設,基本形成中心城區軌道交通骨干網絡,2021年啟動建設主城區至藁城區市域(郊)鐵路,謀劃連接主城區通往鹿泉區、欒城區、礦區及正定機場的快速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加快形成主城聯網、組團通線、市民500米見站、主要功能區高效連接的軌道交通網絡,探索城市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融合,統籌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土地開發利用,推進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城市綜合體建設。
推進城市軌道交通二期建設項目4、5、6、7號等線路的規劃報批工作,爭取“十四五”期間全部啟動建設,推動主城區軌道交通盡快成網。
涉及4、5號線
2019年7月26日,石家莊市軌道交通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石家莊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2020~2025年)及線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對石家莊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2020~2025年)及線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相關信息進行第二次公示。
公示中提到,在規劃期內,將建設1號線三期、5號線一期、4號線以及6號線一期4個項目,合計建設規模63.60km,車站52座,投資估算總額為446.36億元。
各條線路概況公示如下
圖片清晰度較差,大家看下大概走勢
1號線三期工程是1號線西延線。
線路東起一期西王站,沿中山西路向西地下敷設,途經上莊鎮政府后向南沿京贊路敷設至槐安路。
線路全長3.74km,設站2座,分別為上莊站和槐安路站,平均站間距約為 1.865km。
車輛采用A型車,6輛編組,最高時速80km/h。
4號線為東北-西南向L型輔助線,與5號線在中心區外圍扣成環線,起到了環線的作用。
4號線西起西南二環西側西崗頭,沿匯明路向南至匯豐路,沿匯豐穿過鐵路后沿倉豐路一直向東,至裕翔街向北至南二環路,后向東至建華大街,沿建華大街一直向北,至北二環路后向東,沿高營大街向北至石黃高速。
線路全線長約24.4km,共設站21座,平均站間距1193m,共設換乘站6座。
車輛采用A型車,初近遠期編組為4-4-6,最高時速80km/h。全線設西崗頭車輛段、十里鋪停車場。
5號線為L型輔助填充線,與4號線相扣成環。
5號線一期工程南起宮北路,沿紅旗大街向北至新石中路,轉至友誼大街,沿友誼大街向北敷設至和平西路后向東轉至市莊路,沿市莊路敷設,下穿軍械學院校區、六線鐵路隧道后至光華路,繼續向東敷設至談固大街設談固北大街站。
線路全長約19.7km,共設站8座,平均站間距約1114m,共設換乘站7座。
車輛采用A型車,初近遠期編組為4-4-6,最高時速80km/h。一期工程設宮家莊停車場。
6號線一期工程為本次建設規劃申報項目,為6號線東段。
工程西起槐中路與建華大街交口,沿槐中路向東敷設,至新元高速線路向北轉至長江大道,沿長江大道向東敷設,經過天山南大街,至昆侖大街轉向南,沿昆侖大街向南敷設,終點站為南三環以北昆侖大街上的東佐路站。
一期工程全長約15.76km,共設站11座,其中換乘站3座,平均站間距約為1.50km,共設換乘站3座。
車輛采用A型車,初近遠期編組為4-4-6,最高時速80km/h。一期工程設東佐車輛段。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