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9時許,隨著盾構機掘進葉片的停止,經過中鐵十八局長春地鐵6號線項目部300余名作業人員數月的奮力鏖戰,長春地鐵6號線岱飛公園的盾構段雙線實現了全部貫通。這標志著6號線岱飛公園區間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也為6號線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長春地鐵6號線岱山公園站至飛躍廣場站區間線路沿汽開區飛躍路下方敷設,區間整體全長1066米,整體呈南北走向,由北向南呈單向上坡趨勢,隧道頂部覆土6~10米,主要穿越地層為粉質黏土層和風化泥巖層,全線分別采用盾構+礦山法施工+明挖法施工。其中盾構區間雙線總長1710米,暗挖區間雙線總長358.5米,明挖區間總長23.4米。區間分別設置1號豎井及2號豎井橫通道兩處,設置聯絡通道1處。盾構右線經岱山公園站始發至1號豎井提出后,再進行左線岱山公園站始發至2號豎井橫通道平移提出。
岱飛區間作為6號線全線的一個難點工程,該區段下穿各類老舊管線繁雜眾多。在左線盾構掘進段施工過程中,距離設備結構側上方6米處存在側穿一條4.5米×2米方形雨水箱涵和一條DN2000污水管涵,側穿總長度達540米,存在極大的施工風險,盾構掘進擾動稍大就有可能對管線造成擾動沉降影響,進而發生管線破裂滲漏涌水,造成安全事故。為保障在盾構下穿管線施工時安全平穩,中鐵十八局長春地鐵6號線項目部作業人員主要采取在區間洞內徑向加固注漿以及對管線及地表24小時監控量測,根據監測數據變化及時調整盾構施工各項參數,將掘進施工擾動影響降到最低,保障了盾構施工安全。
此外,在今年疫情停工期間,盾構機一度進入長達56天的停機保壓狀態,為保持盾構機姿態壓力等各項參數穩定,中鐵十八局長春地鐵6號線項目部的作業人員通過采取在盾尾后二次注漿、盾殼周圍打膨潤土、土倉內灌注填充膨潤土進行輔助保壓,確保停機期間盾構掘進面穩定,萬無一失。
項目總工張乾告訴記者,目前區間盾構段已雙線全部貫通,后續將采用礦山法施工,預計在9月底完成岱山區間的整體貫通。為了保障施工安全,中鐵十八局長春地鐵6號線項目部加大成本投入,在挖掘直徑超過6米的施工路段均設置了圍擋,在行車路面鋪設了鋼板,最大程度地保障周圍房屋、車輛、人員以及施工現場的安全。
據項目書記李云營介紹,長春地鐵6號線岱山區段項目包含岱山公園站至飛躍廣場站區間土建工程、飛躍廣場站(6號線部分)土建及裝修工程。飛躍廣場站為長春地鐵6、7號線換乘車站,結構形式為T型換乘,車站全長208.6米,包含附屬工程包括4、5、6號出入口及1、2號風亭、1號消防專用出口及1個遠期規劃口,施工組織安排難度大;區間施工方法多樣、隧道大斷面跨度大且集中,施工環境風險較多。因此,中鐵十八局長春地鐵6號線項目部組織黨支部16名黨員組成了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全面保障施工現場的進度、安全、效益、質量,確保了項目工程的順利進展。
此次岱飛區間施工的過程中,材料供應時間緊、現場作業面場地狹小、機械使用數量大、天氣等不可控因素多。未來,中鐵十八局長春地鐵6號線項目部作業人員將繼續發揚“團結同心 爭創一流”的精神,悉心策劃、科學組織、精心施工,確保岱飛區間后續施工的順利完成。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