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建股份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工程首條大斷面超淺埋暗挖隧道初支全線貫通暨百日攻堅勞動競賽啟動儀式在三道村西站順利舉行。此次貫通標志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工程全面進入大干快上新局面,對推進項目全線關鍵節點施工具有重要意義。
東樞紐站至三道村西站區間大斷面超淺埋暗挖隧道由中建六局承建,于2021年3月31日開工建設,暗挖隧道含豎井全線長度238.2米,隧道拱頂平均覆土深度7.07米,局部埋深僅為6.64米,隧道斷面尺寸為14.1米×12.17米,斷面面積為139平方米。暗挖隧道整體采用礦山法開挖,其中小里程方向長度84米采用A斷面CRD法開挖,大里程方向長度139.5米采用B、C、D斷面雙側壁導坑法開挖,各斷面初支均采用鋼格柵+鋼筋網+C25噴射早強混凝土結構形式。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面臨多重困難:暗挖區域上部城市供電、光纖、天然氣、輸配水等各類管線縱橫交錯,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管線破損;沿線地質情況復雜,多為市政工程填土和粉質黏土,地表雨水和地下水匯聚給暗挖施工帶來極大風險;工程末端的長石公路屬于重載公路,極易發生路面沉降……項目團隊不斷優化施工方案,攻堅克難,采用邊注漿邊施工;在施工區域路面滿鋪3厘米厚鋼板,時刻保證路面動態監測等措施逐一破解以上難題,在質量與安全雙保險下連續突破多個重要工程節點,最終順利實現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首條大斷面超淺埋暗挖隧道初支全線順利貫通。
長春軌道交通的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施工現場熱火朝天,中建股份長春地鐵項目將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的原則,繼續搶抓工期、追趕進度、凝心聚力保目標,以最飽滿的熱情,最昂揚的斗志,奮力推進長春軌道交通建設再上新臺階。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