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軌道交通19號線花山河站至光谷五路站區間(簡稱花光區間)右線洞內液壓臺車緩緩吊出,標志著花山車輛段出入段線雙線成功完成上跨花光區間正線右線盾構區間掘進任務。
此次出入段線雙線上跨花光區間正線右線隧道,影響范圍共計159環,原設計在正線隧道右線洞內采用環向型鋼支撐加固,支撐間距為1環1撐,單環由40塊支撐鋼材拼接而成。但由于洞內作業條件有限,且出于吊裝及支撐安裝難度、安全隱患、施工工期等綜合考慮,19號線工程項目部組織各參建單位召開專家論證會,研究洞內支撐加固方案,最終決定采用液壓頂推移動鋼拱車進行支撐加固的新工藝。
施工中,液壓臺車共4節,總長24米,支撐形式為1環1撐;該工藝全程采用機械臂頂撐方式,通過對管片進行環向支撐,達到控制隧道管片拱頂沉降和收斂的目的,頂撐部分采用滾動滑輪,達到了移動頂撐施工效果,使施工更加便捷。與原設計環向型鋼支撐相比,新工藝操作簡單、施工方便、經濟性好,有效縮短工期近70天。上跨施工完成后,正線隧道拱頂沉降及累計收斂均滿足成型隧道驗收要求。
19號線花山車輛段出入段線利用液壓臺車,輔助上跨正線隧道施工,有效控制了正線隧道拱頂沉降及洞內收斂,節約了工期,為19號線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后續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