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武漢地鐵16號線二期全線“軌通”,為后期線路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將進一步加快通航產業園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產城融合。
大干60天提前工期10天
16號線二期起點位于紗帽大道與薇湖南路交叉口以東,沿紗帽大道敷設,高架線路全長4.22公里,共設興城大道、幸福園路2座車站。項目部將該工程劃分為6個施工區域,沿途跨越7個市政道路交叉口。為滿足200余名作業人員多點多面同步施工,投入人字軌排拼裝起重機、地鐵軌道車、電子正火設備等機械設備15臺套。
項目部按天倒排工期,根據土建施工進度并及時調整軌道施工計劃,遇到困難第一時間解決。同時,主動作為、迎難而上,土建施工完一個作業面,輔軌便無縫銜接,按照“先交先干,隨交隨干”的模式組織施工。武漢地鐵建設總部一級項目經理周歌軍介紹,自5月28日進場,項目部大干60天,軌通的節點較計劃提前10天,為后期其他專業施工及聯調聯試爭取了時間。
對標高鐵施工標準堅持“雙零”目標
16號線列車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作為武漢地鐵跑的最快市域快線,施工標準對標高鐵。周歌軍介紹,項目部堅持“雙零”目標:以零質量缺陷實現零質量事故,以零安全違章保證零安全事故;精雕細琢,以繡花的手法干好每一米道床。
項目部嚴控質量,采用高鐵CPⅢ控制網測量技術,保證全線的軌道控制網精度;軌道鋪設時采用軌道幾何狀態檢測儀進行精調,澆筑前精度控制±0.5mm以內,以保證最終軌道的幾何尺寸達到并高于規范標準;道岔采用整鑄式滑床板、合金鋼尖軌及爆炸硬化高錳鋼轍叉,可有效提高道岔使用壽命,減少運營維護工作量。
定制2個遮陽棚養護混凝土
混凝土澆筑的道床“內實外光”,用手觸摸表面光滑。而其背后,項目部付出了艱辛努力。
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防止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出現裂縫,施工前,量身定制了兩個180米長的導軌式遮陽棚,混凝土澆筑到哪,遮陽棚就遮到哪,沒有了太陽的暴曬,更利于混凝土保濕養護,也可有效避免暴雨影響。
同時,澆筑混凝土溫度在20度左右最合適,項目部選擇了夜間零點至凌晨3點開始澆筑,混凝土稀稠可控便于充分振搗確保后期成膜效果,及增強混凝土強度。
在施工中,針對高架混凝土天泵泵送過程中混凝土容易污染扣件的通病,項目部通過多次論證,先后試用的塑料袋包裹、塑料薄膜包裹等方式,都無法完美的實現扣件防污染保護,經過多次實驗,最終經項目部研發出扣件保護雙層收緊袋,緊緊的把扣件包裹在里面,有效預防了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扣件污染,避免后續大量的清理工作。
鋪軌施工高峰期,正值武漢盛夏,項目部合理安排施工時間,上午6時至10時,下午4時至8時,避開中午高溫時段。項目相關負責人說:“每天,我們送綠豆湯、酸梅湯到施工現場,工地還配有防暑降溫休息室,施工人員累了可隨時進來休息降溫,里面安裝了空調,配備了人丹、十滴水等降暑藥品。”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