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浙江省發改委在回復市民咨詢時,明確表示: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已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
等待國家發改委的最后批復!
關于地鐵四期最終會有哪些線路,坊間一直在眾多蛛絲馬跡中尋找答案。
順著時間線,我們再捋捋相關的新聞:
近日,臨平區政府網站發布臨平區“十四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其中“劇透”了臨平區未來規劃多條高鐵線、地鐵線等大家十分關注的信息。
尤其是大家都很關心的3號線東延、9號線北延、新建15號線、新建18號線等。
該規劃中,明確了塘棲站、崇賢站以及星光街站。這也意味著崇賢、塘棲人民或將迎來家門口的地鐵站!
6月,一份“杭州市交通運輸局關于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蕭山12號建議的答復”提案中涉及:下一步,將以迎亞運為契機,積極推動地鐵四期規劃落地,填補閑林、蕭山等部分區域軌道交通空白,進一步織密軌道交通網。這個答復落款時間為6月24日。也引發猜測:難道地鐵13號線或將迎來反轉?
5月,一張關于杭州地鐵《四期建設項目規劃一覽表》的表格照片曾經引發關注。
圖里顯示的新建線路3條,累計121.5公里,延伸線6條共50公里,合計171.5公里。
新建線路:
根據網傳擬上報方案,杭州地鐵四期建設規劃中,將新建3條線路,包括12號線一期、15號線一期和18號線一期,共121.5公里。
12號線一期(雙浦車輛段站-東西大道站):
本工程由北段和南段組成。北段線路起于美院象山站(不含),終至東西大道站,主要沿美院南路、麗景路、留泗路、葉埠橋路、白龍路、高教路、站北路、規劃金星路等道路敷設,線路全長31.3km,全為地下線,設17座車站,新建1座車輛段和2座主變;
南段起于雙浦站(不含),止于雙浦車輛段站,主要沿科海南路敷設,線路長1.7km,全部為地下線,設車站1座。
15號線一期(亞太路站-崇賢站):
線路起于蕭山亞太路站,止于余杭崇賢站,主要沿蜀山路、博奧路、湘湖路、金雞路、明星路、盈豐路、飛虹路、三新路、景芳路、華池南路、環城東路、紹興路、東教路、拱康路、崇杭街等道路敷設,線路長約40.5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30座,新建1段1場、2座主變。
18號線一期(義橋站-世紀大道站):
線路起于蕭山義橋站,終至世紀大道站,主要沿時代大道、天馬路、江暉路、江漢路、甬江路、始板橋直街、凱旋路、機場路、明石路、九華路、星河南路等敷設,線路長48.0km,全為地下線,設19座車站,新建1段1場、2座主變。
延伸線路:
根據網傳擬上報方案,杭州地鐵四期建設規劃中,將延伸6個項目5條線路,包括3號線東延、4號線三期、5號線西延、9號線北延、10號線二三期,共50公里。
3號線東延(星橋站-星光街站):
線路起于星橋路站(不含),終至臨平星光街站,線路主要沿天都大道、世紀大道、東湖路等道路敷設。線路長約7.5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5座,不新建段場和主變。
4號線三期(池華街站-連具塘站,浦沿站-聞堰站):
本工程由西延段和南延段組成。
西延段起于池華街站(不含),終至連具塘站,主要沿西園路、燈彩街、墩余路、荊大路、蘇嘉路、良亭港路、西姚港街等敷設,線路長約12.3km,設車站10座;
南延段線路起于聞堰站,終至浦沿站(不含),主要沿浦沿路、萬達北路、萬達中路等敷設,線路長約5.0km,設車站4座。不新建主變,新建1處停車場。
5號線西延(之江實驗室站-老余杭站):
線路起于之江實驗室站,止于老余杭站(不含),沿智一路、鳳新路敷設。線路長約4.8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2座,不新建段場和主變。
9號線北延(龍安站-塘棲站):
線路起于龍安站(原昌達路站),終至塘棲站,主要沿荷禹路、康泰路、興超路、綠蔭街敷設。線路長約9.6km,全部為地下線,設車站5座,不新建段場,新建1座主變。
10號線二期(逸盛路站-仁和南站)、10號線三期(仁和南站-仁和北站):
10號線二期線路起于逸盛路站(不含),終至仁和南站,主要沿港虹西路、仁和大道敷設,線路長5.8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3座;
10號線三期線路起于仁和南站,終至仁和北站,主要沿仁和大道、啟航路敷設。線路長約5.0km,全為地下線,設車站3座,不新建段場和主變。
按行政區劃分:
按網傳方案,擬上報的171.5公里杭州地鐵四期共涉及8條地鐵線路,新建地鐵站共99個。
線路最多的前三個區為余杭區(4條線)、臨平區(4條線)、蕭山區(3條線);
站點最多的前三個區為余杭區(26站)、蕭山區(22站)、臨平區(16站)。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線路圖及統計均非官方發布,以最終批復線路及站點設置為準。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