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慶祝深圳市鹽港東立交工程G隧道492㎡大斷面二襯順利澆筑完成!”隨著工地上拉起醒目、喜慶的紅色橫幅,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深圳市鹽港東立交工程G隧道二襯宣告全部澆筑完成,標志著世界最大斷面公路隧道主體結構全部完成。
鹽港東G隧道492㎡大斷面
重大交通工程是城市未來發展的“聯通基石”,而隨著“雙區”建設的加速,一大批深圳交通建設項目高質量推進,鹽港東立交工程正是其中之一。
鹽港東立交工程位于鹽田港東港區北面,與鹽壩高速、坪鹽通道、擬建鹽龍快速、東港區進港路交叉。項目包括新建匝道10條,總長約7.71公里,其中有新建橋梁16座,橋梁總長約4.12公里,新建隧道5條,總長約2公里,橋隧比81%,為五路交叉的大型樞紐立交,是深圳市首個裝配式橋梁試點工程,同時也是深圳市最為復雜的立交之一。
鹽港東立交工程效果圖
“斷面越大,施工難度就越大。越難,我們越要想辦法克服?!表椖拷浝砑纥h支部書記杜修榮如是說。將近1000天的建設,杜修榮和他的團隊面臨一重又一重的困難險阻,“要是把這些困難列成清單,那估計得寫幾匹布那么長。”這位今年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打趣道。
襯砌類型多變的隧道斷面結構
每一次的困難,都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但杜修榮和他的項目團隊前赴后繼,靠著不服輸的精神取得了艱難而又偉大的勝利。例如:LZ隧道A大跨段開挖施工時,發現掌子面存在一處1m寬的縱向的土質夾層,由于無法確定該圖紙夾層的縱向長度,盲目開挖存在坍塌風險,現場立即停止開挖,并及時施作初支,經過項目部風險評估及決策對比后,施工團隊決定在大跨段初支原有設計上增加一排超前注漿小導管,加強開挖斷面前方圍巖的穩定性;并減少初支鋼架間距,提高初支的整體強度;同時在開挖前進行超前探測,超前鉆探,時刻監測掌子面土質夾層影響范圍;最終,在開挖20m長度后,經第三方監測數據顯示,掌子面圍巖已無土質夾層。
G隧道是鹽港東立交項目斷面變化最頻繁的隧道,結構斷面襯砌類型多達10種,開挖最小斷面僅87.93平方,開挖最大斷面達492平方,最大斷面超過一個籃球場大小,高19.58米,相當于六、七層樓房的高度,為世界最大斷面城市地下互通立交隧道。隧道施工至最大斷面設計通過“G匝道2車道+J匝道2車道”的方式分岔,相鄰匝道屬小凈距施工,最小凈距為1.4米,屬超小凈距。
G隧道斷面示意圖
這條隧道設計結構特殊,集超大斷面、超小凈距為一體,在隧道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針對超大跨變截面超小凈距分岔隧道施工難題,創新提出了適合本項目特點的“保留中導坑,兩側導洞先行施工”的雙側壁導坑臺階法開挖工法,在確保超大斷面隧道施工安全的同時,也提高了隧道開挖施工的效率。據悉,該成果通過廣東省市政行業協會科技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說起G隧道最艱巨的困難之一,項目副總工程師陳超記憶猶新:“還記得G隧道大跨段開挖初支后,由于處于雨季施工,且大跨段埋深在3.3-19.6m之間,雨水下滲使圍巖軟化,導致G隧道洞口仰坡出現了較大變形,隧道頂部圍巖整體性受到影響,隧道初支將視為荷載結構型模型,而非圖紙及方案中“新奧法”規定的地層結構型模型,若不進行加固,隧道初支將受到頂部圍巖的全部壓力,有極大的坍塌風險!”對此,經過項目部風險評估及決策對比后,施工團隊決定在G隧道仰坡頂部鉆孔注漿,同時加強隧道初支頂部收斂監測及洞口仰坡位移下沉監測,最終,經過2次注漿,共計900方混凝土,G隧道頂部收斂變形及洞口仰坡位移下沉處于穩定狀態。
鹽港東立交項目隧道共有三處分岔大跨段節點,為解決超大斷面隧道短距離突變加寬二襯施工技術難題,杜修榮和他的項目團隊創新研發了超大斷面隧道“變截面二襯臺車”,臺車在隧道里可根據隧道開挖斷面的變化實現快速改造,“一車多用”,僅一個臺車應用于多種大跨不同截面的襯砌施工,保證了超大斷面襯砌施工安全、質量,節約了成本。
隧道超大斷面分叉口隧道水平開挖凈距僅1.4米,為避免對中巖墻造成影響,杜修榮和團隊結合地質情況,通過采取縮短開挖進尺,注漿加固、設置對拉錨桿協助承載、采用電子雷管分段延時控制爆破等技術措施,確保了超小凈距隧道施工安全順利通過,減輕施工對相鄰隧道的擾動。
“這次鹽港東立交工程G隧道二襯全部澆筑完成,為我們項目沖刺年底通車目標又邁出堅實一步?!倍判迾s充滿期待地說。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