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隨著隧道搶險施工隊全部入場,朔黃鐵路公司7座隧道18處病害綜合整治全面鋪開,為迎峰度夏、防洪度汛、保能源安全供應提供了設備質量保障。
圖為施工隊在東風隧道利用鋼拱架對襯砌進行加固
朔黃鐵路有隧道77座,總長66.367千米。其中,全長2千米以上的隧道8座,全部于1999年竣工投用。受當時隧道施工技術及能力所限,加上后續重載列車高密度長時間震動、地下水侵蝕等影響,經檢測研判,7座隧道中有18處存在圍巖及襯砌不密實、襯砌空洞、襯砌掉塊等風險隱患。
針對該問題,施工方遵循“不大拆大改,以補強結構和補修缺陷為主”的原則,迅速組織5家搶險施工單位利用鋼拱架對襯砌進行加固。鋼拱架密貼襯砌,相互之間形成整體受力結構,防止襯砌在圍巖內部應力作用下發生變形造成侵限,且還能有效阻擋襯砌掉塊的發生,是目前解決既有線隧道襯砌病害較為有效的施工工藝。針對空洞、掉塊和不密實問題,采用泡沫混凝土封堵回填,灌注水泥砂漿等方式,將松散結構凝結成整體,增強圍巖及襯砌的整體穩定性,可有效防止地下水通過不密實處的縫隙滲入隧道內,降低襯砌掉塊的風險。通過適用有效、技術可靠、安全合理的整治措施,必將徹底解決7座隧道的襯砌病害,降低運輸安全風險。
目前,隧道18處搶險施工隊已全部入場,已開工作面15處,完成鋼拱架安裝665榀,占總工程量1010榀的65.84%,安裝U型卡扣1126個、預埋型鋼12根、注漿91方,為今年完成整治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