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環”快速路系統是通往深圳東部地區的必經之路,也因“春風高架”這個瓶頸長期擁堵,“春風路高架+春風隧道”的立體交通走廊規劃由此應運而生。近日,“單洞雙層”結構的春風隧道建設取得新進展,預計將于2023年6月建成,屆時春風高架路交通通行能力將提升一倍左右。
濱河大道車流如織、兩側路面高樓林立,春風隧道的建設面臨場地狹窄、周邊影響、通行干擾、空間布局等難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春風隧道創新設計為深圳首條“單洞雙層”結構的機動車隧道——隧道分上下兩層車道,每層單向2車道加連續緊急停車帶,設計時速為60km/h,為小客車專用通道。
春風隧道
春風隧道也是深圳首條采用盾構法施工的市政道路隧道,這其中,“春風號”盾構機功不可沒。在地下開疆拓土、破巖碎石的“春風號”盾構機,由我國自主研發制造,是為該工程量身定制的“大國重器”。其高度超過5層樓,總長135米,重4800噸,開挖直徑15.80米,開工建設時,曾創下國內最大直徑盾構機的紀錄。
據介紹,“春風號”開挖斷面是常規地鐵盾構機的6.2倍,推力高達2.46萬噸,相當于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24倍;總裝機功率超過1.15萬千瓦,相當于“復興號”高鐵的總牽引動力。同時,其穿越的地帶均為深圳老城區,地質結構復雜,地質層上軟下硬,這些都給這條“鋼鐵巨龍”前行帶來不小的挑戰。據了解,“春風號”整個面盤布置了324把刀具,相當于盾構施工的“鋼牙”,今年4月創造了超大直徑水泥盾構全斷面硬巖掘進187米的良好成績。
春風隧道建成后將形成“春風路高架+春風隧道”的立體交通走廊,提升春風路通行能力,改善南環快速系統的交通通行效率。隧道預計于2023年6月實現盾構隧道貫通,建成后,羅湖東南春風高架路交通通行能力將提升一倍左右。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