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凌晨,隨著盾構機刀盤將洞門緩緩破碎,由中鐵二十二局軌道公司參建的長春地鐵6號線全線難度最大的盾構區間雙線貫通,標志著中國鐵建總承包的長春地鐵6號線01標全部貫通。
建設者在盾構機刀盤前合影
此次完成貫通的飛躍廣場站至歐亞賣場站盾構區間,上方道路為飛躍路隧道及飛躍路,沿線建(構)筑物較多,側穿高壓鐵塔、立交橋等,長距離平行下穿飛躍路通道,并下穿京哈鐵路線、多條公路既有線和兩處燃氣管道。隧道地質條件特殊,穿越地層主要為中風化巖層。該標段施工環境復雜,施工難度極大,是全線建設難度最大的盾構區間,被稱為全線最難啃的“硬骨頭”。
面對復雜地層和下穿環境,項目部科技團隊采用數值模擬方法建立了三維有限元模型,分析盾構施工對道路結構的影響和特點。更值得一提的是,該方法還能測算出盾構施工對道路結構的附加應力,提高了盾構掘進速度和效率。
技術人員在檢查盾構隧道質量
他們采用的地表沉降智能預測系統,是一種基于改進粒子群優化的支持向量回歸(IPSO-SVR)預測模型,應用在地鐵隧道工程的地表道路沉降預測中,為道路沉降有效控制提供可靠依據,也為道路正常運營與盾構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盾構施工期間,項目部提前預埋好底板沉降、底板下土壓力等監測點,過程中全面掌握對隧道結構的影響,對掘進施工參數進行實時監控,隨時調整,采取最佳掘進施工參數,減少盾構掘進過程中的超挖和欠挖,以改善盾構掘進前方土體的坍落或擠密現象,降低地基土橫向變形施加于樁基上的橫向力。
他們還采用“三個保障”為盾構順利掘進提供有利條件,即保障同步注漿和必要的補漿措施,保障對建(構)筑物的變形、沉降的監測,保障管片的拼裝效率。采用三項措施的同時,再配合三維激光掃描儀和全站儀智能檢測系統,經三維云圖點云數據比較、分析、計算,生產出質量全部合格的盾構隧道。
無人機拍攝的歐亞賣場站
項目部非常重視施工期間的環境保護,建立了環保體系,在施工現場圍擋設置了噴淋系統,租賃了灑水車,購買了霧炮機,安裝了洗車池,有效降低及遏制了揚塵污染,為現場施工生產提供了環保保障。
項目部始終把安全管理作為重要任務來抓。項目自開工以來,共組織安全教育培訓80余次,培訓人員達1000人次,開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演練20余次,為項目施工生產安全平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6月,該項目榮獲2021年度長春市地鐵建設“五比五創”勞動競賽“地鐵建設安全生產獎”。
據項目經理何小送介紹,長春地鐵6號線全長29.2公里,共設22座地下車站,車輛時速80千米。作為連接城市南部的東西向填充線和中心城區南部聯絡線,長春軌道交通6號線建成后,將串聯西部新城、南部新城和凈月高新區,有效發揮軌道交通對城市空間發展的帶動作用,為建設長春市“雙心、兩翼、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提供強有力的交通基礎。
3名施工人員在清理盾構刀盤上的淤泥
由中鐵二十二局軌道公司參建長春地鐵6號線工程包含兩站一區間,即飛躍廣場站7號線同步實施部分、飛躍廣場站至歐亞賣場站盾構區間、歐亞賣場站。其中歐亞賣場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已完成封頂。
目前,長春地鐵6號線全體職工正奮力拼搏在安全施工、質量提升、防疫、防汛第一線,確保如期建成剩余附屬結構工程。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