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巢馬城際鐵路江北段、合新高鐵合肥段、淮宿蚌城際鐵路淮北、宿州、蚌埠段正式用地和阜淮城際鐵路先行用地先后獲自然資源部批復,四個項目總投資約1050億元。下一步,省投資集團鐵投公司將繼續加快推進批復項目供地手續的辦理,全力保障項目順利施工建設。
除上述項目外
我省還有多個交通建設項目有“更新”
一起來看
滬渝蓉沿江高鐵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
近日,滬渝蓉沿江高鐵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初步設計獲得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批復,標志著該項目取得重要進展,為開工建設奠定了基礎。
滬渝蓉沿江高鐵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連接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一市兩省,起自上海市新建上海寶山站,經江蘇省蘇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揚州市、南京市及安徽省滁州市、合肥市,接入既有合肥南站,正線全長553.762公里(其中新建鐵路519.046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為雙線高速鐵路。
滬渝蓉沿江高鐵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江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的建設對于深入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沿江高鐵通道,構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提升通道運輸能力和服務品質,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寧馬城際鐵路
近日,寧馬城際鐵路采石河連續梁0號塊圓滿澆筑完成。這是寧馬城際鐵路全線首個連續梁0號塊,標志著寧馬城際鐵路正式進入連續梁施工的新階段。
該項目建成通車后,南京和馬鞍山兩市中心城區僅需30分鐘即可互通互達,對進一步落實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戰略,推動馬鞍山全面對接長三角,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加快打造長三角“白菜心”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同時,安徽將增加一條融入長三角的“黃金道”,有助于溝通南京中心城區與馬鞍山主城區快速通勤聯系,加快推進寧馬同城化發展,促進安徽、江蘇兩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明光至巢湖高速公路合肥段
明光至巢湖高速公路合肥段的建設施工已近尾聲,計劃于10月底建成并具備通車條件。
明巢高速合肥段為省交通重點建設工程,是我省規劃的徐州至杭州高速公路的聯絡線,也是G9912合肥都市圈環線的東環線。
明巢高速合肥段計劃于10月底建成并具備通車條件。屆時,明巢高速將與徐明高速共同構成一條省際大通道,有利于加強安徽與江蘇、山東的交通聯系,有利于提升合肥對都市圈城市的輻射功能。
滁州至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
滁州至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合肥段項目全長85.911公里,全線設計為雙向六車道。該項目預制標段于2022年5月份實現預制構件施工生產,目前已完成預制工程總量的20%;路基路面施工標段正在開展預制場、拌合站等臨時工程建設,計劃2022年11月份具備規模化施工條件。
滁合周高速合肥段預制1標鋼筋加工配送中心
滁州至合肥至周口高速項目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修編(2020-2035年)》規劃的S14揚州至合肥高速、S16合肥至周口高速的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可以形成合肥至滁州、揚州、泰州、南通、上海的第二通道,加強合肥與滁州、蘇中、蘇北地區的聯系,對完善安徽省高速公路網、加強合肥都市圈與長三角其他地區的互聯互通有重要意義。
合六高速改擴建
近日,合六高速改擴建合肥西樞紐互通至六安北互通段55公里路段第二次主線交通導改順利完成,標志著合肥至六安段南半幅改擴建順利完成,進入沖刺八車道的項目收官階段。
目前,合六改擴建路基、橋梁、涵洞工程已基本完成,南側瀝青路面下面層已完成100%,中面層完成97%,上面層完成94%,北側瀝青路面下面層已完成100%,正在全力加快推進北側瀝青中面層和上面層,計劃年內項目全面建成。
池祁高速石臺至祁門段
近日,隨著池祁高速大洪嶺2號特長隧道右幅瀝青路面上面層攤鋪順利完工,該項目53.656公里主線瀝青面層施工圓滿完成,路面主體工程施工結束,為項目年內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池祁高速建設現場(資料圖)
截至目前,路基、橋梁、隧道、主線路面工程已全部完成;交安基礎及立柱完成99%,掛板完成93%,標志安裝完成89%;中分帶綠化完成98%,站區綠化完成60%;收費、通信、監控等三大系統機電完成80%,隧道機電完成85%;場區房建完成93%,收費站大棚90%,隧道配電房完成100%。
合肥軌道交通
1號線三期
合肥軌道1號線三期工程目前正在有序建設中。截至目前,3座車站已全部主體結構封頂,8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6條貫通,軌道鋪設已完成9.778千米,占總量的79.4%;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已完成總量的95%。
據合肥軌道集團副總工程師、建設分公司副總經理黃俊介紹,“1號線三期工程最難的就是瑤海公園站到合肥站區間。”該區間是國內首次在無預留條件情況下,盾構機近距離正穿鐵路站房結構,掘進過程中需下穿多個風險源。該區間總長約709米,只占據1號線三期正線總長的八分之一,卻是合肥軌道建設歷程中面對的最難考驗。
為了確保盾構施工過程中合肥站站房結構及旅客出行安全,合肥軌道集團在施工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自2017年以來,合肥軌道集團及設計單位先后8次赴上海鐵路局進行溝通,召開了6次專家審查會,組織召開現場協調會18次,不斷優化施工方案。
目前,3號線一期工程的涉鐵加固工程正在建設中。“首先在合肥站南廣場修建臨時過渡站房,并改建合肥站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將施工區域相關人員、設備搬遷至此,乘客改由臨時過渡站房進站。然后再進行合肥站既有站房加固。”黃俊介紹。
針對合肥站既有站房,采用新增樁基+預應力梁的方法對下穿影響區域站房基礎進行加固。由于站房內空間有限,新增的37根、樁長約41米的鉆孔灌注樁在地面以下10米需采用人工挖孔方式進行施工,并埋設鋼護筒,工程體量較大。樁基完成施工還需經過重重檢驗,強度達到要求后才能在樁基上部進行后續承臺及預應力梁施工,對預應力梁進行張拉及灌漿。
做好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后,盾構機將啟動下穿火車站站房掘進施工,合肥軌道集團帶領參建單位將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各項參數,采用克泥效、快凝漿液等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控制地層損失率,全力以赴保障1號線三期盾構施工安全、平穩推進,早日實現1號線三期順利洞通,為后續各項建設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5號線北段
9月1日,合肥市軌道交通5號線北段正式啟動空載試運行,標志著5號線北段距離開通初期運營又近了一步。
空載試運行即不載客模擬運營,是5號線北段在開通初期運營前最后一個重要調試階段,相當于一次“綜合性考試”,目的是讓地鐵車輛與各設備系統充分磨合,對車輛、設施設備系統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進行全面綜合檢驗,提升各方面的穩定性;也是鍛煉和提高運營工作人員綜合能力,提升運營組織能力的重要階段,為安全載客打好基礎,做好充分準備。根據相關規范要求,5號線北段空載試運行時間不少于3個月。
5號線北段是一條自南向北的“I字型”市區骨干線,途徑包河區、蜀山區、廬陽區,線路南端起于凌大塘站,北至汲橋路站,正線全長15.5公里,共設13座車站,其中換乘站4座。
6號線一期
9月3日,6號線一期甘棠路站至振興南路站區間右線順利貫通,為該線貫通的首條盾構單線區間。
截至目前,6號線一期17座車站已有3座主體結構封頂,36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1條貫通。
7號線一期
9月4日,7號線一期蓮花路站至天都路站區間右線順利貫通,為該線貫通的第12條盾構單線區間。此前“蓮天”區間左線已于7月14日實現貫通,該區間成為7號線一期第5條實現雙線貫通的區間。
截至目前,7號線一期16座車站已有8座主體結構封頂,31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12條貫通。
8號線一期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