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車忙碌地穿梭,電動機械的作業聲在巨大的車間回蕩。位于成都市新都區石木路527號的中車成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簡稱:中車成都公司)城軌總裝廠房內,多列全新地鐵車輛陳列有序,工人們正在進行內飾裝配和性能測試。
近日,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2期的首列車即將下線,未來將以160公里/小時的速度奔跑在雙流國際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之間。一切似乎都是平日的節奏。但緊閉的園區大門、嚴謹的消毒流程和員工們時刻佩戴的口罩顯示著,這里正在經歷一場非凡的挑戰。
9月1日起,成都全面加強對社會面管控,承擔重要生產任務的中車成都公司立即啟動閉環生產,按照“以最小單元、保核心工序”的原則,保留854名員工在“防疫泡泡”里打響“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的雙戰役。
幾天來,一線技能工人們仿佛進入了一場火車之旅:白天在地鐵列車上忙碌,晚上就睡在客車車廂里。對于特殊時期的特殊狀態,他們說:“后勤保障很放心,不讓生產掉鏈子才是我們的任務。”
854名員工主動留守一線
“加足馬力生產,務必完成全年任務”
“保產線、保訂單、保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明年順利開通,是我們當前首要的任務。”城軌分廠技術室主任尉志強告訴記者,到19號線首列編組下線之前,列車還需要進行多次的驗證和評定,為后續的批量生產做準備。因此,當企業決定閉環生產時,許多黨員都主動站出來,留守園區保生產。
其實,放眼整個園區,防疫情、抓生產、保訂單、穩增長是中車成都公司面臨的首要任務。從軌道交通產業的行業特性來看,下半年正是沖刺全年目標任務的關鍵時刻。
中車成都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白楊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后,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安排重點工序和重點事項。公司還建立了每日封閉生產調度會機制,對生產生活、物資保障、疫情防控的各類事項來做點檢和安排,同時對遇到的困難做反饋和協調。
保哪些工序?園區滿產時有2300多名員工,閉環生產只能留下1/3的員工。“我們首先要確保一些瓶頸工序的生產,相當于補短板、搶步子,這樣后面滿產時,壓力就小一些。”中車成都公司生產部部長陳興剛表示,生產組織方面,公司第一時間根據全面經營目標來確定這段時間必須保住的核心工序,確定核心工序后各單位劃定閉環生產的人員,以最少量封閉人員的思路來組織人員。
留哪些員工?陳興剛提到一個細節,許多員工集體感很強,主動要求留下。該公司在集體統籌之下考慮到人性化,將雙職工和有照料家庭需求的員工,沒有納入閉環,最后確定854名員工守在一線。
一線工人睡車廂
保障服務包里還有驅蚊液
員工們的床位安置在園區的客車分廠里。在綠皮火車的車廂里,一個個小包廂就是員工夜晚休息的房間,每個包廂都有一張單人床和一張高低床,還配有空調和電視。空間雖不大,卻干凈舒適。
為何會有“如此配置”?原來,這是中車成都公司承接的國鐵客車檢修車輛,本身是作為野外施工的公務宿營車。
中車成都公司工會辦公室主任徐悟告訴記者,公司利用了客修產品特點,啟用硬臥、宿營車等10余輛國鐵客車,通上電,開啟空調,為員工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住宿環境。
小包廂里還配有統一的臉盆和洗漱用品,桌上放著方便面和玉米腸。徐悟表示,車廂有限,首要滿足的是一線工人,園區內還有100多名管理、技術、質量和后勤人員,則利用職工小家、辦公室、會議室等搭建床位。
“這次的閉環生產,我們得到了政府的很多支持,”白楊說,在公司確定封閉生產后,新都區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的企業管家就主動對接,詢問是否有要解決的問題,這兩天里,包括區域內的生產物料供應、生活物資保障、車輛通行證辦理、定點核酸檢測都得到有力支持,“感覺非常暖心和放心。”她舉例說,尤其是車輛的通行證,公司在9月2日下午提交的相關手續,“本來是下班時間了,他們加班審核制作證件,當天晚上就送到了廠區門口。”
陳興剛告訴記者,今年要批量交付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車輛,還有高速動車組高級修、城際動車組造修、國鐵客車檢修和改造的任務,任務重、壓力大。同時他表示,“目前公司按照“人停機不停”加足馬力生產,務必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