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初心號”盾構機緩緩破土而出,北京地鐵17號線13標項目十里河-潘家園西區間右線順利貫通。
17號線北起未來科學城北區站,南至嘉會湖站。由中鐵十八局市政公司負責施工的13標段全長3.27千米,含一站兩區間。區間雙線總長5.74千米,其中盾構段雙線總長5.19千米。
本次貫通的“十潘區間”盾構段全長1225米,下穿多條城市道路,沿線建構筑物密集,管線眾多,地下承壓水豐富,地質條件復雜。掘進途中還有140米區間與左線盾構隧道豎向疊落,最小垂直凈距僅為2米,且接收端頭距離既有地鐵14號線僅25米,并與已運營的17號線南段相接,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
項目團隊科學編制施工方案,以實時信息化監測技術為依托,嚴格控制各項掘進參數。針對疊落段問題,未雨綢繆,提前加固區間結構,確保了盾構安全掘進。
17號線作為南北貫通京城的地下大動脈,全面建成后將成為連接中心城區和未來科學城、亦莊的“快速直達線”,實現客流快速引導和疏散,將為北京東部居民交通出行帶來極大便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