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至慈溪市域(郊)鐵路工程選址出爐。
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掛出該項目的鐵路工程規劃選址批前公示,根據公示,工程涉江北區、鎮海區、慈溪市,由寧波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建設。
無獨有偶,就在8月,四川市域鐵路成德S11線、成眉S5線、成資S3線被列為《成德眉資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重點建設項目,是成都都市圈市域鐵路基礎骨架。當前,成都都市圈正在統籌布局以成都為中心樞紐的多層次多制式軌道交通網絡,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著力構建軌道交通一小時通勤圈。
自2021年以來,已經有6個國家級都市圈先后獲得批復。規劃批復之后,以形成“一小時通勤圈”為目標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排在優先地位,隨著都市圈建設的推進,多條市域鐵路開工或者獲批。
什么是市域(郊)鐵路?
市域(郊)鐵路又稱為通勤鐵路、市郊鐵路,指的是大都市市域范圍內的客運軌道交通系統,聯通城區與郊區及周邊城鎮組團,采取靈活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運輸組織方式,重點滿足1小時通勤圈快速通達出行需求,與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一起形成網絡層次清晰、功能定位合理、銜接一體高效的交通體系。
2019年,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通過既有鐵路補強、局部線路改擴建、站房站臺改造等方式,優先利用既有資源開行市域(郊)列車;有序新建市域(郊)鐵路,將市域(郊)鐵路運營納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統。
作為國家發改委批復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項目,寧波至慈溪市域(郊)鐵路工程是寧波“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寧波市域(郊)鐵路網中的北翼骨架線,連接寧波主城與北部副城,支撐城市空間向北拓展,承擔寧波中心城區至北部副城的中長距離出行及沿線城鎮間內部通勤出行;是寧波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重要交通載體之一。
項目建成后,有利于促進寧波北部片區崛起,推動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帶動沿線地塊開發和交通、生態等產業升級,為寧波全域一體化發展、區域協同發展、共建共享提供新的契機。
市域(郊)鐵路成軌道交通發展重點
市域(郊)鐵路主要布局在經濟發達、人口聚集的都市圈內的中心城市,聯通城區與郊區及周邊城鎮組團,采取靈活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運輸組織方式,重點滿足1小時通勤圈快速通達出行需求,與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形成網絡層次清晰、功能定位合理、銜接一體高效的交通體系。市域(郊)鐵路應突出對都市圈主要功能區的支撐和引導,線路盡可能串聯5萬人及以上的城鎮組團和重要工業園區、旅游景點等并設站,提高客流聚集能力。
同時,成本也是市域鐵路建設的一個重要考量點。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教授彭其淵表示,地鐵造價一公里7億~8億元,有的甚至超過10億元,而市域鐵路的造價要便宜很多,同時,也可以實現大容量、高密度的公交化運輸。
四川市域(郊)鐵路項目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決策,省委、省政府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先手棋”重要部署,項目建成后將加速成德眉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成都都市圈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對發揮成都市經濟輻射帶動作用,德眉資三市全面融入成都都市圈提供強有力支撐。
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規劃發展論壇將舉辦
“十四五”時期,國家將重點推進戰略骨干通道、三大區域城際、市域鐵路等項目。到2035年要形成高效的現代化高速鐵路網、形成覆蓋廣泛的普速鐵路網。率先建成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城市群城際鐵路網,加快都市圈市域鐵路建設,促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
在此背景下,由城市交通網發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主辦,山東軌道交通學會、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鐵路(軌道)分會、晟格會展(上海)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規劃發展論壇”將于2022年11月23日—24日在南京舉辦。
本次論壇將廣泛邀請來自全國各城市軌道交通、城際和市域(郊)鐵路等相關單位的專家、領導,共同研究、探索市域(郊)鐵路發展前景,進一步推動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創新發展。
熱門議題:
擬邀嘉賓:
論壇舉辦期間,還將同步舉辦2022 ARTS 國際先進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
此次展會的展品涵蓋車輛及零部件、軌道交通車輛內飾、軌道安防技術及設備、軌道交通供電及新能源、軌道交通車輛應用材料、智慧軌道交通及通信信號、隧道及地下工程、工務養護等,是國內外軌道交通行業企業展示和交流產品及技術的較佳平臺。展會同期還將舉辦數十場專業主題活動及高峰論壇,屆時將有上百位行業專家共同探索分析市場熱點,近千位上下游客戶齊聚一堂,展示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最新產品、頂尖技術和解決方案。
國際軌道交通展作為一個權威卓越的品牌旗艦展會,展覽空間及名額非常有限,鎖定商機,預定從速!
展位預訂:021-3114 8748
參觀/媒體聯系:13601815988
QQ:2463282767
郵箱:artsexpo@sgexpo.cn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