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隨著“鐵盾八號”盾構機刀盤緩緩破土而出,由中鐵二十二局承建的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太原南站至中心街東站盾構區間左線順利貫通,標志著太中盾構區間實現雙線貫通。
太原南站至中心街東站區間左線全長752.913米,右線全長752.380米。盾構由中心街東站小里程端反向推進,沿北營南路西側地塊敷設,長距離側穿麗澤佳苑小區,近距離側穿太原搪瓷廠宿舍、高鐵生產綜合樓,與太原搪瓷廠宿舍平面最近距離僅為2.66米。此外,高鐵生產綜合樓所在位置為水溝回填土,地表為濕陷性黃土,土層敏感易擾動,盾構通過時對地表沉降控制要求極高。
面對盾構施工諸多困難,施工團隊提前謀劃,研究制定安全可靠的掘進、側穿方案。全天候監控盾構機掘進參數、密切關注地面沉降數據,側穿風險源時加大沉降監測頻率,動態調整掘進參數,保證出土流暢度;對每環出土量進行龍門吊稱重、體積換算雙指標把控,嚴防超挖欠挖;同步注漿確保壓注飽滿,二次注漿及時跟進,有效穩定周圍土體。技術人員配合默契,施工工序環環相扣,確保了施工中盾構機平穩推進,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太原南站至中心街東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任務。
據工程建設方中國鐵建投資集團介紹,太原地鐵1號線21座新建車站均已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有12座車站完成主體封頂,2個盾構區間完成雙線貫通,7個盾構區間實現單線貫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