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全市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記者從成都軌道集團獲悉,該集團堅持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兩手抓,及早提前部署謀劃復工,第一時間率先在軌道交通建設領域滿工滿產。同時,為進一步推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成都軌道集團聚焦建設投資任務、節點目標,啟動軌道交通項目“奮戰四季度 沖刺一百天”勞動競賽活動,多措并舉加大資源投入、優化施工組織,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推動第四期建設規劃和資陽線項目建設,全力以赴完成建設投資任務,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貢獻軌道力量。
截至目前,9條在建線路,累計64座車站已封頂,53座車站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并成功攻克了18號線三期工程騾馬市站深基坑施工、軌道交通資陽線上跨既有18號線蓋梁施工、27號線一期工程盾構下穿府河等難題,線路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高效組織統籌 多措并舉促建設
在成都軌道9條線路248個工點上,從車站基坑到區間隧道再到高架段,機器轟鳴,32000余名建設者正鉚足干勁、擼袖實干,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為盡量降低前期因高溫、疫情給軌道建設進度帶來的影響,成都市宣布‘全員核酸、居家辦公’要求,實施社會面清零攻堅行動后,我們就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后續快速復工做準備;9月15日,全市部分區域恢復正常秩序的當天,我們有56個工點已復工;9月18日宣布全市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當天,軌道交通項目248個工點全面復工復產。”成都軌道建設相關負責人說,“全面復工后就要快速滿產達產,我們成立了生產專班組,全面統籌生產各環節、各要素,全力推進線路建設。目前,9條線路已全部達到滿產狀態,確保盡早完成投資任務。”
據了解,為奮戰四季度、沖刺一百天,成都軌道交通建設第一時間按下“快進鍵”,緊盯年度目標,優化梳理生產及資金計劃,制定建設目標任務清單、節點清單、責任清單,實施掛圖作戰,將責任壓實到建設一線最末端;緊盯建設工程節點,強化計劃調度管理,統籌線路建設全生命周期生產要素,加大各方協調、著力突破前期工作等重重難點,為項目建設連續高效施工夯實基礎;緊繃安全生產弦,保持疫情防控不松懈,積極創建“無疫工地”,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牢牢守住安全生產紅線;開展“奮戰四季度 沖刺一百天”勞動競賽活動,全面調動軌道交通建設者的大干熱情,激勵全體上下錨定目標、鼓足干勁、一戰到底。
加大資源投入 緊盯目標提產能
9月21日,在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西大街站,新一批的建設者及新增的挖掘機、混凝土罐車,正嚴格按照疫情管控要求,進入項目施工現場。施工負責人正在不絕于耳的電話聲中,積極協調商混及鋼筋原材供應問題。
17號線二期工程建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17號線二期已在浣花里站、西大街站、城隍廟站及踏水橋站等關鍵站點,增加一定比例的結構作業人員、土方開挖設備及生產物資材料,全力搶抓車站結構施工關鍵節點。”
據了解,為大幅提升產能,成都軌道建設按照一手抓當前、一手抓長遠的要求,對在建線路關鍵節點加大了材料、機械、人力等資源投入保障。加強建設物資儲備,根據生產節點,提前溝通協調生產物資進場時間,保障鋼筋、管片、混凝土等主要材料提前儲備、正常使用;加大土方開挖、吊裝、貨運車輛等設備投入,保障施工有序推進;克服因疫情影響帶來的勞動力緊張狀況,優化人員配置,提前籌劃督促人員進場,著力加強土方、網噴、結構等人員投入,形成施工高峰,達到產能最大化。目前,9條在建線路已投入32000余人,92臺盾構。
優化施工組織 連續施工加速跑
在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龍港站,土建工人正在進行安全出入口底板鋼筋綁扎、軌排井封孔作業,機電工人正在進行站內綜合支吊架、風管、水管安裝及砌體作業,通信及綜合監控工區的工人正在進行支架、線槽及線管安裝……各專業人員各司其職、交叉施工,繁忙有序。這樣的工作場景在軌道建設施工現場隨處可見。
“各線路正努力創造條件,合理安排工序銜接,積極開展交叉作業,保證連續施工,保障項目進度。”成都軌道建設工程調度中心負責人說。
據了解,成都軌道建設根據施工作業面實際情況,掛圖作戰,著力優化施工組織,提前做好各道工序間的施工銜接。在進行車站土建施工的同時,詳細梳理車站附屬結構施工籌劃,開展車站附屬結構施工;針對部分土建已完工作面,積極組織站后施工單位盡快進場,縮短工序轉換時間,多開工作面,實施交叉作業,以空間換時間,全面提升建設效率。緊抓施工黃金期,延長有效作業時間,規范合理開展夜間施工,具備條件的點位合理安排作業人員進行24小時輪班制施工及管理,保持建設進度與時間賽跑。
在建線路最新進展
軌道交通資陽線
9月5日,軌道交通資陽線資陽北站~寶臺大道站右線盾構順利始發,提前25天兌現始發節點。9月15日,資陽線上跨縱二路懸灌連續梁順利合龍。截至目前,全線共7座車站封頂,4個盾構區間,其中一個雙線貫通,一個單線貫通,累計掘進完成總量的58%。
8號線二期
目前線路正在進行車站土建及區間盾構施工,其中3座車站已封頂,預計近期龍港站~蓮花站左線區間,龍潭寺站~同樂站右線區間兩臺盾構將始發。
10號線三期
目前線路正在進行車站土建及區間盾構施工,其中紅牌樓站已封頂,高升橋站、武侯祠站、人民公園站、文翁石室站4座車站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
13號線一期
9月20日,三官堂站~九眼橋站區間左線盾構完成始發。10座車站已封頂,11座車站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
17號線二期
目前線路正在進行車站土建及區間盾構施工,7座車站已封頂,11座車站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
18號線三期
目前線路正在進行車站土建及區間盾構施工,1座車站已封頂,3座車站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
19號線二期
目前線路正在進行車站土建、軌道鋪設及機電施工,12座車站已封頂,全線盾構區間實現洞通、短軌通,暗挖、明挖及中間風井土建結構全部完成。
27號線一期
9月14日,27號線一期2座高架車站同日完成封頂,9月16日沙河源站~新橋站區間右線盾構順利下穿府河。目前,全線共計16座車站封頂。
30號線一期
目前線路正在進行車站土建及區間盾構施工,7座車站封頂,13座車站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