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由中鐵十六局承建的S36臨康廣高速公路關鍵控制性工程——康樂隧道順利實現雙線貫通。這是繼9月19日左線貫通后,又一重大節點目標的勝利,為項目下一步順利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康樂隧道位于康樂縣附城鎮米家村,隧道由東南向西北,隧道左線全長1610米,右線全長1627米,線路處于黃土地質層,全部為五級圍巖,圍巖穩定性較差,且穿越溝谷,埋深較淺,施工中極易出現突泥突水,地質條件復雜,且施工難度大,工序復雜。
“自2021年9月開工建設以來,全體參建員工發揚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鐵軍精神,克服黃土隧道地質地質、軟弱圍巖、滲水、坍塌、暴雨等諸多不利因素,通過科學組織,高效管理,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目標。今天康樂隧道的雙線貫通,為后續工程施工提供了前提條件,同時對整個臨康廣高速公路的交工驗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鐵十六局S36臨康廣LKG4合同段項目部常務副經理兼總工程師王驍說。
S36臨康廣高速公路是甘肅省路網規劃中省級高速公路18條聯絡線之一,是全省“兩縱兩橫一樞紐”區域交通項目實施方案的同步建設項目,也是G75蘭海高速公路與G1816烏瑪高速公路的聯絡通道,主線全長35.773公里,同步建設互通連接線8.916公里,預算投資65.73億元,預計將于2024年完工。“臨康廣高速結束了臨夏州康樂縣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并與G75蘭海高速和G1816烏瑪高速有效的互聯互通,完善甘肅省中西部地區路網的功能和結構,有效促進少數民族區域資源深度開發,強化民族團結,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中鐵十六局S36臨康廣LKG4標項目部副經理穆冬冬說。
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充分利用信息平臺,為隧道工作人員配發隧道人員定位器,輔以完善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隧道有害氣體檢測系統、隧道語音呼叫系統和門禁系統,用以精確掌握項目施工動態,確保施工有序平穩推進,為康樂隧道左右線順利貫通奠定了基礎。“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項目部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項目部的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施工隊伍解決實際問題,做好后勤服務,對施工隊嚴管寬待,解決隊伍的后顧之憂。在業主的帶領下,經過項目部和施工隊的緊密配合,優質、優量、安全的貫通了康樂隧道雙線。”中鐵十六局S36臨康廣LKG4標項目部項目經理兼黨支部書記何秀文說。
據了解,中鐵十六局承建的S36臨康廣高速公路4標段,共計投資4.32億元,截至目前完成3.4億元,共占比78%,隧道進出口均采用端墻式洞門,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是關鍵控制性工程。臨康廣高速公路的建成,對加快地區經濟轉型、促進區域資源深度開發、加速“交通走廊”向“經濟走廊”轉變、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與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