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土建四標黃桷坪站~四川美院盾構區間右線盾構機“渝龍一號”破土而出,圓滿完成掘進任務,標志著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全線首臺盾構機順利出洞。
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土建四標包含兩個盾構區間,此次貫通區間為黃四區間右線。“渝龍一號”盾構機在區間掘進過程中面臨“長、小、險”三大難題。盾構機需要在穿越砂質泥巖及砂巖地層中連續掘進距離950米,坡度大,控制難度高,水平運輸過程中極易發生溜車或動力不足等現象,同時區間轉彎半徑小,容易引起管片的位移和破損,盾構機需下穿老舊小區停車庫、高壓鐵塔、排水涵等風險源,其中,在下穿車庫時,管片外邊緣距離停車庫樁基豎向距離最近僅有1.4米,施工風險較大。
為確保“渝龍一號”盾構機安全順利出洞,項目部建立健全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嚴格遵守盾構隧道施工各項規范要求,明確掘進過程中責任人員,強化落實領導帶班值班制度,集中優勢資源向盾構傾斜。同時利用推進信息化施工,利用信息平臺對盾構機實施系統全面的跟蹤監測,在隧道內設置管片內力和變形監測,以減小左右線施工時的相互影響。
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是一條支撐和引導重慶市空間結構發展的南北軸向線路,是重慶市軌道交通第三期規劃中南北向主干線。該線路是與多條地鐵線路換乘的關鍵銜接線,建成后將成為緩建重慶主城南部交通擁堵的核心骨干線,在重慶市軌道交通線網乃至綜合交通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