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貫通了、貫通了!”10月8日17時許,伴隨著建設者熱烈的歡呼聲,“粵海5號”盾構機刀盤破壁而出,由粵水電承建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A2標項目SD03#-SD02#盾構區間(右線)順利貫通。
工程A2標SD02#工作井建設現場。
據介紹,這是該項目到達的第5臺盾構機,也是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到達的第44臺盾構機,標志著該工程順德段盾構區間全部貫通,這項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民生項目工程建設再次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為工程實現2023年底前通水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SD03#-SD02#盾構區間(右線)由直徑6.28米“粵海5號”盾構機負責全程掘進,于2020年12月7日始發,區間全長2926米,歷時671天實現貫通。
該盾構區間沿線經過繁忙的南二環高速、密布魚塘及寬約264米西江支流,需穿越5處區域性斷裂的次生小斷層,斷層破碎帶透水性強,易形成與河涌、魚塘相連的透水通道;該區間有約1000米的弱風化鈣質粉砂巖夾層,該段巖石強度高、裂隙發育、地下水壓大,螺旋機噴涌漏渣、清渣時間長,對盾構施工帶來巨大的風險及挑戰。與此同時,該段區間工作井深度達67.4米,為整個工程全線最深的工作井,盾構管片、渣土、耗材等垂直運輸風險及耗時均高于其他工作井,施工難度大。
“粵海5號”順利抵達SD02#接收井現場。
面對嚴峻挑戰,工程A2標項目黨支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先后成立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以“黨建進工地”“重點工程黨旗紅 攻堅趕超當先鋒”等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黨支部的組織力和凝聚力,將黨建與項目生產高度融合。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建設團隊加大資源投入,積極科研攻關,利用“水平+垂直”皮帶運輸方式成功解決深井渣土運輸難題;優化刀具配置,針對不同地層配備配置適宜的刀具,避免被動開倉換刀作業風險;嚴格控制掘進參數,優化渣土改良,改進螺旋機閘門及擋土設施,減少噴涌,最終順利完成掘進任務。
據了解,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盾構施工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截至目前,整個工程盾構隧洞已累計掘進153公里,掘進進度超過99%,預計即將實現盾構隧洞全線貫通,隨后全面轉入內襯結構施工,工程進展正在加速。
按照目前計劃,該工程將力爭實現明年底建成通水目標,屆時將從西江向珠三角東部地區供水,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生活生產缺水問題,并為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和戰略支撐。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