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經過中鐵七局施工人員的全力奮戰,西十高鐵重點控制性工程、Ⅰ級高風險隧道——西嶺隧道2號斜井順利貫通、正式抵達正洞,成為全線首個成功連通正洞的斜井,不僅加快了施工進度,為西十高鐵同類施工積累了經驗,也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長18083米的西嶺隧道是西十高鐵第二特長隧道,雙洞單線設計,存在膨脹巖、突泥涌水、瓦斯溢出等安全風險,屬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和Ⅰ級風險隧道。該隧道2號斜井長482米,為永久通道,雙車道設計,綜合坡度11.8%,高達21%的洞口進洞道路坡度增加了現場施工難度。
在西嶺隧道2號斜井施工中,為解決洞口進洞道路坡度過大、施工運輸安全隱患較多的難題,建設單位西成客專陜西公司會同設計單位通過現場踏勘,動態調整了開挖方法,對隧道斜井洞口高程進行了科學變更,以保障有力的技術支持,確保了斜井施工安全高效。自今年3月斜井進洞施工以來,承建單位中鐵七局狠抓基礎管理、強化安全管控,采取開展施工動員、強化技術攻關、狠抓資源配置、注重過程控制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打響現場施工主動仗。尤其是“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永遠當先鋒”主題實踐活動的啟動,月度綜合考核和洞口“優勝紅旗”獎勵考核工作的開展,進一步鼓舞了士氣,施工人員在克服商洛疫情反撲、地方道路改擴建等不利影響及民爆物品供應難題的基礎上,于10月10日比原計劃提前1周完成了斜井貫通任務。
據悉,西安至十堰高速鐵路是陜西“米”字形高鐵網的重要組成,途經陜西西安、商洛和湖北十堰三市,新建正線長255.7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計劃2026年開通運營。西十高鐵開通后,西安至十堰將實現1小時到達,西安至武漢到達時間也將由5小時縮短至2.5小時,對于完善全國高速鐵路網、加強關中城市群與長江中游城市群聯系、促進區域間經濟合作與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