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縱橫交錯的軌道交通比作城市的血管,那么每天澎湃的客流就是這個肌體強有力的脈搏。中鐵二十一局作為中國鐵建軌道交通行業的一支地鐵建設施工勁旅,帶著目標前進,帶著責任求索,帶著使命擔當,闖市場、建精品、創品牌,搶占地鐵建設制高點,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浪潮中創業、創新、創造,向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前沿不斷前行……
從無到有,在機遇中加速發展
風雨十年路,一曲奮進歌。十年前,地處西北蘭州的中鐵二十一局,在參加西安、成都地鐵建設并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基礎上,密切跟蹤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前沿,緊緊抓住國家地鐵建設的難得機遇,毅然作出決策,全力進入市場前景廣闊的地鐵建設市場,把地鐵建設難得的機遇期變成企業發展的黃金期,為做專做強軌道交通專業化板塊,于2013年成立了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春華秋實何尋常,如椽巨筆著華章,回眸十年奮斗路,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跨越,逐步發展成為軌道交通領域的施工勁旅。
穿越時空隧道,參與成都地鐵1號線倪家橋站建設,開啟了中鐵二十一局成立后的軌道交通創業夢,經過南征北戰、東馳西騁,品牌效應逐步顯現,市場優勢進一步鞏固。隨著市場領域不斷拓展,軌道交通工程已擴展到北京、廣州、重慶、武漢、福州、沈陽、濟南、西安、蘭州、南寧、貴陽、成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青島、溫州、惠州、金華等18個全國主要大中城市,逐漸形成了以西安、蘭州市場為基礎,“東拓南進”快速擴張的市場版圖,不斷拉長全國地鐵軌道市場上的延長線。與此同時,該集團大踏步向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國家核心經濟帶軌道市場昂首邁進,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
軌道公司承建的蘭州地鐵1號線西站北廣場站
2013年,中鐵二十一局首臺盾構機“金城一號”在蘭州地鐵1號線試驗段世紀大道站至迎門灘區間始發,開啟了盾構施工的追夢之旅。十年間,盾構機從零發展成目前的11臺,被稱作“開拓者”軍團的盾構團隊轉戰四方,勇往直前,先后參建了北京、廣州、濟南、蘭州、西安、成都、沈陽、呼和浩特、溫州等多個城市軌道交通盾構區間,累計安全優質完成了盾構隧道施工達60多公里,鍛煉和培養了一批盾構管理專家及設備操作能手,盾構施工已成為該集團地鐵施工領域的一張靚麗名片。
中鐵二十一局城軌施工范圍涵蓋地鐵車站、盾構區間、車輛段、盾構管片生產、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工程,盾構施工能力已涵蓋國內地鐵施工的大多數地層,專業施工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承建的一條條軌道交通線路陸續通車,助力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跑出加速度。
從小到大,在開拓中昂首向前
第一次涉足地鐵,第一次搞盾構,有著太多的問號。在高樓林立、人流如潮、五光十色的地帶從事地鐵施工,陌生的建設環境、陌生的模式與標準、嚴格的施工要求,參建員工感受到巨大反差。
開弓沒有回頭箭,中鐵二十一局參建員工開啟了地鐵市場的“拓荒之旅”,無詳實工程地質環境記載,無實用技術可借鑒,無盾構掘進經驗,面對地鐵工程空白,他們不得不“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向兄弟單位學習,在地鐵人才引進、培養方面加大力度,成立技術攻關小組,邊干邊總結邊創新,不僅保質保量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還積累了豐富的地鐵施工、技術、管理經驗,施工現場平穩受控,信譽形象全面提升,工程捷報紛至沓來,項目管理提升取得喜人成果。
西安地鐵14號線
在實施地鐵戰略決策中,堅持以技術為先導,培育做強地鐵施工專項能力。他們嚴格按照地鐵建設工程規范,以全程安全、全面優質、確保進度為目標,創建標準化地鐵工地,建設精品地鐵工程,打造響亮的地鐵品牌,先后建設地鐵車站50余座、地鐵車輛段3個,盾構掘進里程60余公里;先后探索和總結了緊鄰建構筑物半蓋挖非標準無柱地鐵車站綜合施工技術,復合地層盾構帶壓換刀技術,盾構穿越承壓水的超深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盾構穿越“上軟下硬”復合地層技術,盾構穿越富水流砂地層技術,盾構法隧道與淺埋暗挖法隧道并行施工技術,盾構過河、公路、橋樁、小曲線半徑掘進技術,復雜地質條件下建(構)筑物沉降控制技術等30余項重大技術成果。
同時,他們不斷拓展產業鏈條,2016年開工建設了蘭州管片生產基地。目前,廣州地鐵大直徑盾構施工正在推進,不斷向盾構施工技術最前沿穩步邁進。
中鐵二十一局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靈魂,不斷加大企業研發投入,先后與蘭州交通大學、長安大學、山東建筑大學等高校加強產學研合作,攻克了多項地鐵施工技術難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特別是在一些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地質條件復雜的盾構法隧道專項施工和地下暗挖施工領域有很大突破。“緊鄰建構筑物半蓋挖非標準無柱地鐵車站綜合施工技術研究”課題榮獲中施企業科學進步獎二等獎;“強富水砂礫層中袖閥管注漿加固施工工法”獲批內蒙古自治區工程建設自治區級施工工法;“富水大粒徑砂卵石地層土壓平衡盾構掘進技術研究”課題獲得甘肅省職工技術成果獎一等獎等榮譽,在軌道交通領域共獲得國家專利64項、科學技術獎5項、省部級工法4項。
從弱到優,在磨礪中提升品質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棲。為了實現從“速度成長”到“品質提升”的跨越,中鐵二十一局外塑形象、內強管理,大力推進地鐵項目管理提升工程,確立了“經營城市”“干好現場保市場”的理念,以質量樹信譽、以信譽拓市場和“做精做細項目”的理念在每個項目深入人心,經過連年艱苦奮戰,持續加強重點項目、重點工程技術攻關,工程項目實體質量不斷提升。
確保安全質量是經營發展的首要前提和基礎,中鐵二十一局注重安全質量管理,通過健全體系、完善機制、強化監督、嚴格獎懲等有效措施,大力推行安全標準化工地和智慧工地建設,全方位履約能力得到強化,通過滿意的工期、優良的質量和信譽贏得了業主的信賴,建立了和諧信任關系;企業管理也實現了由單純的項目式管理向精細化的現代化企業管理轉變。
企業與日俱增的獎杯獎狀背后是中鐵二十一局始終視企業信譽高于一切的恒心和決心。承建的北京地鐵19號線08標項目新發地站榮獲北京市“長城杯”優質工程獎金獎,是全線第一家獲得該獎項的單位,該項目是集團公司在北京市場承建的第一個地鐵項目,創造了全線第一家進場圍擋、第一家開工建設、第一家結構封頂、第一家盾構始發等多項第一,在首都市場樹立了良好形象,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南寧市軌道交通5號線那洪車輛基地
南寧市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工程那洪車輛基地項目,是中鐵二十一局承建的首個地鐵車輛段項目,也是廣西首個無人駕駛軌道交通車輛基地,還是我國首個集海綿城市理念和智慧運行維護于一體的超大型軌道交通車輛基地。該項目獲得廣西建設工程優質結構獎、廣西建設工程“真武閣杯”獎(最高質量獎)、南寧市建設工程質量“邕城杯”獎、南寧市建設工程質量優質結構獎等多個榮譽獎項。
西安地鐵4號線項目榮獲陜西省建設工程長安杯獎;沈陽地鐵10號線16標、18標項目榮獲遼寧省建設工程優質結構獎;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02標項目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建筑工程優質結構獎和全國市政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優秀獎;北京地鐵17號線08合同段項目盾構班組榮獲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稱號;溫州市域鐵路S1線11B標項目獲評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QC成果);濟南地鐵2號線3標項目獲評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QC成果)和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
據統計,中鐵二十一局在地鐵市場領域先后榮獲地市級以上安全生產、綠色施工、標準化達標等各類獎項29項,其中,國家級安全生產標準化成果1項;省級文明工地7項;省級安全標準化工地7項;省級綠色安全工地2項;省級文明施工先進工地2項,以自身實力和信譽贏得了業主的廣泛好評,省部級以上創優創譽成為常態,憑借良好市場信譽,在北京、廣州、蘭州、西安、濟南、沈陽地鐵等市場連續實現了滾動發展,特別是蘭州和西安市場,幾乎每條地鐵線路建設都有參與。
十年奮進,十年華章。中鐵二十一局在地鐵領域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到優的精彩蝶變。他們用信譽塑造了地鐵品牌,用品質在市場站穩了腳跟,用實干建設了美好城市。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