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隨著“開拓號”盾構機從大源站右線洞口破土而出,中鐵十六局集團承建的珠三角城際廣佛東環項目龍大區間右線順利貫通,這也是該標段首個貫通的單線區間。
建設人員在剛出洞的“開拓號”前合影
珠三角城際廣佛環線是環繞于廣東省廣州市和佛山市的城際鐵路,其中廣佛東環全長約46.75公里,經廣州市番禺區、海珠區、黃埔區、天河區和白云區,共設8座車站,可與廣州地鐵3號線、8號線等實現快捷換乘,同時串聯起佛莞線、穗莞深線、廣惠線、廣清線、佛肇線、廣佛江珠等6條城際線路。集團軌道公司承建的廣佛東環2標五工區,主要施工任務包含一座地下明挖車站、三個區段、一座豎井及80米明挖段等土建施工和無砟道床施工,線路總長6379米。
廣佛東環平面示意圖
此次順利接收的龍洞站至大源站盾構井區間右線長3116米,地處典型的上軟下硬珠三角復雜地質,9.15米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開拓號”需下穿密集建筑群百余棟、高速高架橋和多處水塘水庫、水塔等重大風險源,孤石卡殼導致施工難度驟升,場地坍塌、流水流沙危機重重。常壓、帶壓開倉換刀成為常態,困難時期每月掘進僅1-2環,2公里換刀150多次,盾構施工難度和風險極大。
區間隧道下穿廣河高速
七年磨一劍,今朝試鋒芒。為啃下“硬骨頭”,項目團隊向這項“最難疏解段、世界地質難題、工法百科書”任務亮出利劍,錨定“示范工地”“攻堅工程”“紅色堡壘”建設,以“品質工程”交出滿意答卷。
28天完成9.15米大直徑盾構機“開拓號”拼裝調試,盾構始發成全線首家
01
綠色文明提質效,打造“示范工地”
“品質工程”源于標準施工。項目部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綠色環保理念融入到工地建設當中,創新使用了一系列綠色環保施工措施,實現施工用地集約化、場地設施工廠化、場地布置立體化。
循環水冷卻設備
項目團隊首創砂石分離清洗設備,減少盾構渣土運輸量的同時,實現洗砂自產自用綠色施工,此項技術獲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循環水冷卻設備,將隧道內溫度43度快速下降至22度,有效改善洞內作業環境;改進污水處理系統,高效解決了排放污水處理再利用的問題,節省了施工用水。
項目部迎接俄羅斯、以色列、意大利等政府、專家代表團觀摩考察
作為中國鐵建“金名片”,項目部獲評珠三角城際標準化工地、標準化示范工地等多項榮譽稱號,助力集團公司獲評鐵建華南區域2022年上半年信用評價第二名,先后迎來俄羅斯、以色列、意大利等政府,鐵建華南區域代表團觀摩考察,備受贊譽。
02
精準施策保安全,建設“攻堅工程”
“品質工程”優于精細管控。面對巖土、軟土、砂卵石等復雜地質,項目部從監測地表沉降、房屋跟蹤注漿、洞內超前注漿等方面強化措施保障,實現盾構機安全平穩穿越。
龍大盾構區間縱坡調整變更設計研討會
項目團隊還調整龍大盾構區間縱坡變更,開挖面盡量避開上軟下硬地層,降低施工風險;改進TBM刀具刀圈性能、尺寸,減少換刀頻次及刀具成本;采用礦山法施工+盾構拼管片空推接收21號井,加快施工進度,提升掘進速度。“花崗巖軟硬結合地層中大斷面多工法隧道施工”等關鍵技術已申報國家專利。
成型隧道內實外美
截至目前,兩臺盾構機已累計掘進5772.6米,實現零失誤開倉383次,常壓換刀987把,帶壓換刀1917把,刷新國內紀錄。
03
雙標共建聚合力,筑牢“紅色堡壘”
“品質工程”根于內和外順。項目黨支部堅持黨建生產“雙標共建”理念,內聚人氣、外匯合力,積極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保障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攜手岑村建黨建工作站,聯合產權單位共解交通難題
“軟溝通”解決“硬問題”。施工區域地面覆蓋軍用機場、居民樓房、高校商圈等建筑群,地下管線涉及燃氣管道、雨污水管道、高壓電纜、國防光纜等10余種,征拆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為打開大干局面,項目黨支部與相關產權單位“結對子、處伙伴”,開聯合會議10多次,協定四階段9次交通疏解方案,局部基坑采用蓋挖施工,分區域組織管線遷改,最終穩定外部環境。
三八節組織女職工插花
“家文化”驅動“向心力”。項目黨支部精準把握職工需求,籌建夫妻房、探親室,舉辦紅色之旅、素質拓展、八一“老鐵”茶話會,解決休假、薪酬等合理訴求,家的氛圍讓每名員工倍感溫暖,哪怕再苦再難,七年間無一人“掉隊”。項目部多次獲得全線考評第一,受到建設單位和當地政府表揚,項目黨支部獲評集團公司第三批“示范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獲評集團公司第三批“示范黨支部”
據悉,“開拓號”將于智龍區間實現轉場,龍大區間將在11月底雙線貫通,智慧城站也將迎來封頂。項目建成后,將推動和實現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廣州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對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互聯互通、提升廣州都市圈整體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向著建設世界級城市群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