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成都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首列車正式編組下線。
成都8號線二期列車依舊保持著一期列車的“優良傳統”——低碳綠色、降耗節能,整體車型、外觀涂裝、列車編組均與一期保持一致。
除車體沿用輕量化鋁合金材質以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列車座椅擋風板由鋼化玻璃更換為更輕、更安全的PC材質,進一步降低列車自重,這也使得8號線二期的列車依舊保持著“成都地鐵最輕的A型車”這一稱號。
“新技術新設備”
將高水平運營服務標準落實到細枝末節
8號線二期列車在總結8號線一期列車設計和運用經驗的基礎上,按照“以人為本、科技智能”的理念進一步進行優化改良,其“新添置”的多項設備技術,將助力運營管理及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信息渠道更多元
為提升乘客在地鐵列車空間內多媒體信息獲取能力,每節車廂車體側墻安裝了4臺電子廣告顯示屏,可實現多媒體信息自動播放、循環播放、定時播放等多項智能功能,進一步提升乘客視覺觀感和信息獲取能力。
乘車更舒適
車體內部采用酚醛樹脂地板,提升各項性能參數,在隔音降噪等性能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時,空調系統采用全變頻空調,采用仿生葉輪設計、優化風道結構,在降低空調能耗的同時可進一步降低空調運行噪音,提高乘客乘車舒適度。
維保更智能
列車配有軌道智能巡檢系統、走行部在線監測及受電弓大電流監測裝置,可以通過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對列車運行軌道、走行部等部件狀態、故障情況進行全方位診斷分析,為維保檢修提供數據支撐,進一步提高列車運營可靠性。新增網絡安全審計設備,可對列車網絡安全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控,確保列車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可靠性。
“拼經濟抓籌備”
全力以赴加速推進新線籌備進程
8號線二期新線籌備進展
前期,成都地鐵一手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線”,一手緊抓新線籌備“時間線”,組織生產廠家及供應商,凝心聚力、開足馬力,搶工期抓進度提速新線籌備進程。
通過每日梳理進度、狠抓落地,200余名生產人員留駐崗位、閉環管理,實現重要工序生產如期完成;堅持“運營前置”理念,安排人員入駐基地監督制造,把合理的運營需求分層分級協調落實到生產線上,從而減少后期問題,節約新線籌備時間成本。
把好8號線二期車輛生產質量關
為更好地激發員工干事熱情,提升生產成效,成都地鐵聯合車輛生產基地舉辦了8號線二期專項勞動競賽暨工作室共建活動,著力把雙方工作室建成集技術攻關、科研創新、成果共享、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多功能優質平臺,共同為8號線二期車輛生產把好質量關、打好進度戰。
線路介紹
成都軌道交通8號線二期工程為8號線一期工程的延伸項目,分別為東北延伸段、西南延伸段,共設置7座地下車站。待正式開通運營后,將連通8號線一期,起到加密中心城區線網、擴大軌道交通覆蓋范圍、提高軌道交通分擔率、帶動片區經濟發展的作用。
后續,成都地鐵將錨定年度目標,加壓奮進,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高效高質量推動新線籌備各項工作。同時,在服務城市戰略目標,滿足城市總體規劃需要的進程中,扛牢使命責任。秉持“人民地鐵為人民”的初心,打造舒適宜居的生活出行場景,實現大線網運營服務提升,與多線并行籌備同步高質量推進。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