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輛裝卸車在隧道口來回穿梭,將掘進產生的土石運出。10月18日,位于達州市渠縣的成達萬高鐵華鎣山隧道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為加快推進隧道建設,中鐵二局成達萬高鐵工程指揮部副經理熊馳江,已經連續多天在現場蹲守指揮。
華鎣山隧道施工現場
“隧道國慶假期都沒有停工,高峰時期數百人同時施工。”熊馳江說,之所以保持如此高的干勁,是因為隧道的重要性。成達萬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四川省和重慶市境內,設計時速350公里,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緊密聯動的交通大動脈。“華鎣山隧道是成達萬高鐵連接成渝交通大動脈的重要節點,如果建設進度滯后將拖整個工程的‘后腿’。”
華鎣山隧道施工現場
然而,華鎣山隧道的建設還面臨諸多挑戰。熊馳江介紹,隧道為一級高風險鐵路隧道,綜合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大,不良地質多、有害氣體多、腐蝕性富水段多,面臨高瓦斯、采空區、突水突泥、可溶巖四重困難。為保障項目順利推進,指揮部專門成立成達萬高鐵項目科技攻關小組,負責解決項目的技術難題。隧道安裝了40多個探頭探測有害氣體,及時發出預警。同時,大膽使用新工藝、新工法,比如“仰拱多工序多作業面同步作業”,用臺車等機器代替人工作業,破解了技術瓶頸,提高了施工效率。
華鎣山隧道施工現場
“在保證工程質量的情況下,加班加點推進隧道掘進開挖工作。”熊馳江告訴記者,自隧道開工建設以來,多個月超額完成月度施工任務。隧道全長8.7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掘進2.6公里,正全力推進建設,助力成達萬高鐵早日建成通車。
華鎣山隧道施工現場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