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為新線路。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近日對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初步設計進行批復。記者10月21日從南京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目前該項目已通過施工圖審查,11月底確定施工單位,年內全面全線開工建設。
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是《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年版)普速鐵路網中“區際快捷大能力通道”之一的長三角—成渝通道組成部分,是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特別是南京城區段(滄波門至古雄)既有鐵路外遷,將消除該區段內平交道口安全風險,化解原線路穿城而過帶來的城市分割、交通擁堵、噪聲干擾等問題,既符合南京市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要求,又打通了城市發展脈絡,對加快沿線地區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增強路網靈活性等具有重要意義。
改造后的寧蕪鐵路為客貨共線的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全長102公里,其中含新建滄波門站至古雄站段外繞改線工程29.7公里;全線設紫金山、滄波門、雙龍街、谷里、古雄、江寧鎮南、馬鞍山、黃梅山、毛耳山、塔橋等10座車站。全線控制性工程是南京南隧道,長度14.4公里;全線重點工程有跨越秦淮河連續梁、跨姑溪河連續梁以及多處平改立工程等。項目建設總工期預計為4.5年。
去年12月,寧蕪鐵路下穿南京南站北廣場隧道部分工程作為該項目先開段開工建設,隧道明挖段部分基坑開挖、排水、檢測等相關施工有序進行,為全面開工夯實了基礎。今年以來,經過各方努力,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完成了環評、水保、通航、防洪等多項專題審批,提前開展施工圖設計研究和報批,目前該項目已通過施工圖審查,計劃于本月底批復并啟動招標,11月底確定施工單位,年內全面全線開工建設。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