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縣融媒體中心消息:征程萬里風帆勁,砥礪奮進正當時。近日,西延高鐵陽灣二號隧道傳來了順利貫通的好消息,這讓老區人民信步加入西安“半小時經濟圈”的目標又向前進了一步。記者最新了解到,西延高鐵全線最長隧道——全長17.5公里的宜君隧道也正在緊張的施工中,預計2024年1月實現全隧貫通。
10月19日,記者來到西延高鐵宜君隧道建設工地,只見現場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展現出一幅激烈大干的場面。記者戴好安全帽,在中鐵十二局施工人員的帶領下由宜君隧道4號斜井進入正洞施工現場。
在隧道內,頂著陣陣熱氣的工人師傅正在嚴格按照施工程序進行工作:西安方向,三臂鑿巖臺車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炮眼鉆孔;延安方向,混凝土罐車來回穿梭,濕噴機械手正在向隧道鋼支撐噴射混凝土。兩個方向工人你追我趕,良性競爭,形成了大干快上的建設局面。
作為西延高鐵全線最長的一條隧道,宜君隧道自開工以來一直在爭分奪秒規范作業。施工過程中,機械化、智能化配套設備的使用率達到了95%,600多人在工地上同時施工,24小時三班倒,實現“全天時輪班作業”,有效提升建設效率。
中鐵十二局辦公室主任靳林柱介紹道:宜君隧道內地質構造復雜,涉及村鎮密集區,不僅施工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也很大,屬于Ⅰ級高風險隧道,是西延高鐵宜君段關鍵控制性工程。
為提升工程建設進度,技術、管理人員時刻緊盯操作,全程跟班作業,全面保證項目施工的安全和質量。項目施工嚴格按照行業標準,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提前將紅線區內村鎮群眾搬離,在施工現場內設置各種安全、防撞設施,保證施工人員安全。
“我項目部負責承建西延高鐵全線最長隧道——宜君隧道,全長17.5公里,設置4個斜井輔助施工。目前4個斜井已經全部進入正洞施工,形成10個工作面同時作業,單個工作面最大掘進目前已達到1公里”。中鐵十二局西延五標項目部總工程師王天勇說。
據了解,西延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包(銀)海高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規劃的西渝高鐵共同形成南北大通道,是陜西省“米”字形高鐵網主骨架的重要構成,是“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建設項目。
西延高鐵宜君段承載著宜君人民搶抓歷史機遇、跨入“高鐵時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期盼與夢想,對構建宜君立體大交通體系、凸顯宜君縣區位優勢、改善投資環境、拉動經濟發展、帶動產業升級、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