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合肥軌道三期建設規劃線路又有新進展,3號線南延線站前路站、青年路站,8號線一期北城高鐵站同一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跑出軌道建設加速度。
3號線南延線站前路站
站前路站位于肥西縣站前路與人民西路交口,沿站前路東西向布置,全長499.5米。該車站地下12米左右巖層為高強度中風化砂巖,最高強度達55兆帕,基坑開挖難度極高。
為確保車站順利實現封頂,合肥軌道集團帶領參建單位迎難而上,采用“挖破結合、分段開挖”的方式,投入破碎機4臺、大功率挖機12臺,對中風化砂巖進行破除,并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渣土外運等相關工作,保證基坑按期見底,為車站主體結構封頂奠定了堅實基礎。
3號線南延線青年路站
青年路站位于肥西縣金寨南路與青年路交口西南側,沿金寨南路南北向布置,車站全長228米。該車站緊鄰卞小河,最近距離僅1.8米,基坑范圍內有含水豐富的粉土粉砂層,屬典型臨水偏壓深基坑,施工難度大。
針對臨水基坑偏壓難題,合肥軌道集團組織參建單位開展關鍵技術研究,通過嚴格控制每段土方開挖長度和深度,分倉開挖施工,使基坑開挖期間變形控制均在規范范圍內,取得了良好效果,順利完成車站封頂任務目標。
8號線一期北城高鐵站
北城高鐵站位于鳳麟路與嵇康路交口,車站全長471米,車站建設過程中總計完成澆筑混凝土約4萬方、開挖土方約17.7萬方、綁扎鋼筋約8500噸。由于鳳麟路高壓燃氣管線縱穿整個北城高鐵站,該車站管線遷改長度達到1.6公里,為合肥軌道交通建設歷程管線遷改難度之最。
為確保順利實現車站主體結構封頂,在市軌道交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安排下,合肥軌道集團與長豐縣政府、合肥燃氣集團等單位積極合作對接,壓縮管道封堵、放散時間,降低管網運行風險,最大限度降低管網輸配影響,歷時175天順利“零”誤差完成管線遷改任務,多措并舉順利解開了車站建設的“最后一道鎖鏈”。
截至目前,3號線南延線8座車站已有7座主體結構封頂,16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10條貫通;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鋪軌工程正在有序推進。8號線一期12座車站已有11座主體結構封頂,24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8條貫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