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鐵投資有限公司介紹,11月1日凌晨,機場聯絡線項目迎來建設新進展,7標三林南站至4#風井盾構區間累計完成管片拼裝1375環,單月掘進298環,月進尺達到596米,平均日進尺19.2米,創造了國內14米級全預制大直徑泥水盾構單月最快掘進紀錄!詳見↓
.在推進過程中,為進一步提升產能加快項目建設,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7標項目部增設4臺離心機干化設備,雙管齊下確保現場泥漿和土方干濕兩運同步進行,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統籌組織下,項目團隊秉承“精準把控、精細管理、精確施工”的總體要求,一是加強過程管理,嚴格落實班前交底,根據盾構推進中的監測數據實時調整泥漿比重、流速、推進速度、總推力等各項參數。二是嚴抓施工質量,嚴格監控管片拼裝環節,特別是管片與盾尾的間隙,管片間的踏步與錯縫,每日驗收防水材料的黏貼質量和管片的拼裝質量,確保管片外弧面完好且防水性能優質。三是做好風險管控,每日對掘進中各項數據監測至少兩次以上,根據實時變化量調整各項技術參數以達到設計要求。
三林南站至4#風井區間沿線需穿越多處跨線橋和運營中的軌道交通、大直徑市政管網等重要構建筑物,施工風險大,對沉降控制要求高。掘進區間內地層地質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面對困難,上海申鐵與項目團隊依托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和盾構機遠程數據采集系統,對掘進過程中的盾構設備狀態、掘進參數、拼裝情況進行全方位管控,充分發揮了數字賦能的管理優勢。
機場聯絡線作為上海首條新建市域鐵路,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項目建成后,虹橋和浦東兩大綜合交通樞紐間運行時間可控制在40分鐘之內,與多條既有和在建軌道交通實現換乘,方便沿線市民和旅客出行。同時還將進一步增強浦東和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對長三角區域的輻射作用,服務長三角城市群,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