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最后一塊蓋板澆筑完成,廣州地鐵五號線東延段雙崗停車場蓋體工程正式實現封頂。目前,雙崗停車場維修運轉樓機電及裝飾裝修工程已完成,蓋下結構及機電工程正全面開展。
施工體量大 ?施工挑戰多
雙崗停車場呈東西走向,占地面積約11.2萬平方米,其中蓋體工程總建筑面積約6.77萬平方米,由樁基、承臺、立柱及蓋板構成。雙崗停車場以運用庫為主體,自南往北依次設有三月檢線1列位,停車列檢線24列位,另設有鏇輪、材料裝卸、洗車等功能。雙崗停車場建成后,屆時五號線將形成“一段一場”(魚珠車輛段和雙崗停車場)模式,承擔起該線列車的大修、停放及日常維修保養任務。
雙崗停車場項目場址內原為多家廠房及村舍,涉及多個產權主體,施工用地協調量巨大。為保證項目正常推進,在屬地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參建各方積極溝通制定征借地方案,耐心與產權各方溝通協調。2021年12月,在完成最后一處占據項目核心區域的南電地塊拆遷任務后,地鐵建設者們馬不停蹄開展施工前各項準備工作,確保項目在2022年2月正式動工。
作為全線工程量最大的項目,雙崗停車場在施工中需完成土方開挖20萬立方米,澆筑混凝土20萬立方米方,使用鋼筋2.4萬噸。如何制定科學的施工組織方案,在確保施工安全、質量的同時如期完成施工節點目標任務,成了地鐵建設者們需要克服的難題。
分6個作業面同步施工 ?僅8個月完成
在施工過程中,地鐵建設者們精細管理,通過提高模板和盤扣模架的周轉使用效率,系統優化土方平衡方案,統籌調度水平運輸,克服了結構形式復雜、施工用地狹小等因素造成的施工困難,在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時,實現了施工效率的全面提升。
針對大體量施工的挑戰,廣州地鐵多次組織施工單位北京建工研討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在確保安全可靠、質量可控的前提下,采用“飽和資源投入”的措施,開展全員攻堅,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同時,分6個作業面同時施工,高峰期投入近400名施工作業人員,最終僅用8個月便完成樁基及蓋板施工的全部任務,按期完成了本次蓋體工程的封頂節點目標。
截至目前,該線(文沖-黃埔客運港)土建工程累計完成79%。全線6座車站中,5座車站已封頂并開始機電施工,其余1座進行土建施工。6個區間中,3個已貫通,剩余3個區間以及出入段線進行土建施工。雙崗停車場進行蓋下結構及機電工程施工。 ? ?
(注:以上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